DickDale在五十年代发明了冲浪乐,被冲浪者称为“冲浪乐吉他之王”
冲浪是波利尼西亚的一项古老文化。
在年,英国探险家J.库克船长在夏威夷群岛就曾见过当地居民有这种活动。他们的酋长是部落中技术最好的驾浪者、并拥有使用最好的树木所制造最好的冲浪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和日本沿着欧洲修建沙堤和堡垒,使当时的人们失去了冲浪的自由,但他们用在军事上的材料却推进了冲浪用具材料的研发。塑料工业的诞生,泡沫塑料和玻璃纤维从而产生了轻便的塑料冲浪板,同时,战争也将氯丁塑胶-制作潜水服的原料,带上了主流市场。
20世纪初,冲浪这项运动逐渐传播到欧美的一些国家,加州的冲浪者由两三千人激增至10万。另外,他们开始向南移动,去到至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北岸(theNorthShoreofOahu)。
20世纪60年代,在冲浪界是个重要的节点。
年,格雷格·诺尔(GregNoll)成为第一个征服瓦胡北岸信风湾的男人。信风湾以浪大而闻名,直到诺尔的出现前,人们都是认为这片水域是无法冲浪的。在诺尔的努力下,信风湾成为大浪冲浪(bigwavesurfing)的发源地。
年,美国人的一部《怀春玉女》(Gidget)更是给着这美丽的运动插上了翅膀,冲出世界。这是好莱坞第一部著名的冲浪题材电影。
“冲浪也许不属于这个世界,你不能想象冲破巨浪时,所感受到的那种震撼。它超越了我曾经感受过的一切感情。”
然而,现代冲浪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这时,冲浪这项运动逐渐变的更专业和更商业化,一些职业的巡回赛也开始举办,在美国、欧洲和南非一些国家,逐渐形成影响。
“我认识到生活很像冲浪,当你被困在冲击区,你需要立刻爬起来,因为说不定下个浪就是绝好的机会。如果你有信心,一切都有可能。”
-《灵魂冲浪人SoulSurfer》
极具魔幻现实主义的年已然过去了1/3
春意渐浓,夏日悄然而至。
第二轮隔离的第9天,小编已经在家憋疯了···
各位Daydreamer们应该也按耐不住想出去浪的心
这时,我翻阅全球冲浪圣地:
1.夏威夷
2.法国西南海岸
3.民大威群岛
4.塔希提岛
···
发现在中国三亚,有一个神秘的后海村
这里是中国冲浪文化的发源地
今天,我们来采访下因结缘冲浪而改变了生活轨迹的小特
看看村里的生活是怎样的?
小特
品牌规划师
后海村村民
热爱冲浪
在后海过着游牧式办公的生活
在海边渔村生活的一年半里,一切快乐源于自然的馈赠,希望把在这里生活的美妙体验分享给更多人,带你吃喝玩乐游后海。
初见
年秋天,一个工作项目结束后,有个小假期。经一位朋友推荐,我来到后海村学习冲浪。之前从未想过这次旅程会改变我的生活轨迹。几次冲浪体验后,我爱上了站在浪上的感觉。回北京后辞去工作,定居后海,开始了渔村冲浪生活。
告别了城市的便利,拥挤的人群,繁忙的生活状态,纷乱的多项选择,反而收获了融入自然的机会。一个人,一张板,一身能下水的衣服,就足够享受海浪带来的快乐。
很多人来到后海都说,从未想过在三亚会有一这样的地方,有种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回来的魔力。阳光、沙滩、音乐、海浪,村虽小,但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后海村巧妙融合了传统渔村文化和冲浪青年文化。码头那边是渔村村民的生活,皇后湾这边是冲浪村民的生活。
除了冲浪,还有很多有趣体验。生活在这很便捷,村里有菜市场、渔民刚打上岸的新鲜海鲜、很多好吃的餐馆、甜品店、小超市。村里的酒吧会轮流举办主题村趴,未来派对,花衬衫派对,落日派对啊……如果来的时候恰好遇到,感受一下村民的夜舞活力吧!
后海村是中国冲浪文化发源地,适合初学者学习。很多浪人的第一次冲浪体验,都在这座渔村的海湾发生。在浪上的感觉,是快乐最大化的感觉。与浪有关的生活,简单自然,充满欢乐。
我们几个冲浪好友一起发起了无尽之夏SUN.SEA.SURF这个海岛生活方式品牌,想让更多人体验到冲浪以及原汁原味的冲浪生活,在解锁新技能的同时,收获一段独家记忆。
But小编连游泳都不会,可以去冲浪吗?
很多人会问不会游泳或者游的不好,可以体验冲浪吗?后海的浪很温和,沙滩浪点落水能轻松站立,所以不用担心不会游泳,只要不怕水就行。而且由生活在后海村多年、经验丰富的国际冲浪协会(ISA)认证冲浪教练带领,可以规避初学者在海里的危险、及时纠正错误的冲浪动作,让初学者更好的体验冲浪文化。
准备好比基尼、沙滩裤、人字拖、防晒霜,带着一颗开放的心,让海浪带你回到无忧无虑的小时候吧!
白日梦X无尽之夏SUN.SEA.SURF
冲浪营
在探索某种生活之前,正确的打开方式很重要。设计这次旅行时,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