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何尝会简单,历史从来不温柔。
早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不要随意离开自己的位子得信息者,得天下。
不管哪个时代,你要想数钱数到手抽筋,就要建立起“信息优势”,获取信息要么比别人快,要么比别人深。
我们如此努力,是想对人生多一点控制力。
?假设没有南北战争黑奴是否会得到解放导读:美国南北战争以前,北方反对黑人奴隶制,南方支持黑人奴隶制。最近在看林肯的传记,当时林肯曾经与许多支持奴隶制的人辩论。我想,美国南方既然支持黑人奴隶制,那么在他们的思想上一定有理由或者借口。
美国当时已经是一个思想很先进的国家了,据说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时曾经写下一段谴责奴隶制的话,后来在南方的反对下删掉了。华盛顿在遗嘱中解放他的奴隶,他临死前说自己感到了解脱。当然后来还有林肯等人的呼吁和呐喊。这表示北方在思想上认为黑人奴隶制是邪恶的。我想,南方面对北方的舆论压力,一定有所反击。或许这种反击只是歪理邪说,但是一定很有意思。因为我就想不出来如何才能在道义上为奴隶制度辩护。成王败寇,这一类的资料不好查。
南北战争以前美国南方在思想上是如何支持黑人奴隶制的?
——————————————————
其他各种回答说得很好了,我就说一个最近不久看到的比较冷门的,关于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劳工与奴隶制之间的事情。
在卡尔·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之前,卡尔霍恩已建立了对美国政治和区域斗争的分析方法,预示了马克思体系的某些思想萌芽。他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心思想放在一个倒置的道义价值框架中,形成了维护反动的引人注目的堡垒。尽管马克思说劳工争取权利应该在废除奴隶制的基础上,但是在前马克思时期的美国,为劳工发声的人很多是维护奴隶制的奴隶主,并且美国的劳工也积极的参与进维护奴隶制的行列里。
当时的理论认为,废除奴隶制会使得被解放的黑奴流入雇佣市场,抢占美国白人雇佣劳工的工作机会。并且由于奴隶制问题解决后,斗争的重心将会转化为劳工与资本家之间。
不难“找出使各文明社会财富如此分配不均的各种手段,揭示通过什么办法使以劳动生产财富的人所得如此之少以及非生产者阶级所得如此之多”。卡尔霍恩在《申论与抗议》文中对税率制度作了如下分析:
待我们[种植园主]被汲干榨尽之后,斗争将在资本家和操作者[工人]之间展开;因为它终将把社会划分为这两个阶级。我们这里必将会出现与欧洲同样的斗争问题。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工资的跌落必快于生活必需品价格的降低,直至操作者地位降至最低点—一凭劳动所得的部分产品将难以维持生计。
他们认为废除奴隶制,“贫富差距将更加强烈地显露出来,”“无知和处于依附地位的”人所占的比例将会加大。整个国家“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倾向将会加强,穷人和处于依附地位的人数将相应增多,因而在按数量多数统治的政府中,富人和野心家当中不乏为取得控制权而对他们加以鼓动和引导的领袖人物。”
奴隶主认为,由于黑奴作为低阶级人群,反而提高了美国劳工的阶级地位。因此在美国的前马克思主义时代,为劳工平权的思想反而变成了南方奴隶主思想上支持奴隶制的一种方式。
林肯是美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总统,是他结束了奴隶制度。但是如果没有他,奴隶制度是否会得到解除呢?
而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重新夺回他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发动了叛乱。南方11个州先后退出联邦,宣布成立“美利坚联盟国”,并制订了新的宪法,选举新总统。
上任的路途也是坎坷的,在前往华盛顿的路上,虽然他换了一条路,但还是屡次被南方奴隶主和圣殿骑士的势力刺杀,如果不是Kon在暗中解决了不少,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平安到达华盛顿。
但,经历了这几年的失败与挫折,总算是走到这步了,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但他也知道,真正麻烦的还在后面,南方十个州的反对,他卑微的出身,还有政敌对他的盯视。现在还没到放松的时候。
现实与想象终究有落差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一点,黑人是否真的是被南北战争解放的。
在很多人心中,南北战争之后黑人就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很可惜那不是真的,虽然林肯宣布了黑人自由,但是各州的法律却可以让黑人“以自由身”去“干奴隶活”。美国历史上将其称之为黑人法典(blackcode),历史学家道格拉斯·布莱蒙特更是其称之为“奴隶制别名”。
“黑人法典”的基础是美国立国的时候给予各州的自治权,这使得各州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宪法设计的时候没有规定各州退出联邦的程序,同时又是南方抢先动手的话,林肯总统就算再同情黑奴,也无法冒着国家一分为二的历史罪责,下决心开战的。
因此虽然南北战争最后以南方的战败告终,但是作为战争者的北方却无法给予南方哪怕稍微重一点的惩罚,连南方的邦联总统和总司令都只是没收公民权而已。南方各州在战败之后,利用立法权颁布黑人法典对黑人进行各种限制。例如规定黑人只能在特定的行业工作,限制他们租或买土地,对其拥有的财产权做出限制,并在一些公共场所禁止黑人入内等等,很难将其视为被解放。
美国内战根源在于约翰·布朗和其代表的美国内部思潮冲突
然后我们仔细看下南北战争双方各自的理由,其实都和奴隶制度无关。以南方为例依据的是美国宪法规定的各州有自由加入和退出的权利,而北方其实一开始并不是把黑奴看得很重。虽然林肯在上台之前显示出了宁愿一战也要让黑奴解放的架势,但是就和很多选前放空炮的总统一样,在当上总统之后迅速将联邦统一放在第一位。
美国内战的根本起因,是那个时代蓄奴州和废奴州之间无法掩盖的矛盾。当时,不少白左就偷偷前往南方进行解放黑奴的运动,他们之中最有名的就是约翰·布朗。
年堪萨斯内战正式爆发,约翰·布朗前往那里支援那里的废奴主义者。数百人的死伤,暴露的是美国废奴和蓄奴两种思维的冲突到了何种地步。
最后,约翰·布朗在年袭击弗吉尼亚州的哈帕尔斯港时,被俘遭处决,但是其作为,深深地刺激到了南方的奴隶主们。因为美国是一个以私有制立国的国度,保护个人财富神圣不可侵犯是绝对的规定。但是,奴隶作为一种资产,现在时时刻刻受到北方杨基们的威胁,这显然不是奴隶主们能接受的。但是对于以工业为主的北方人而言,个人自由和平等思维已经逐渐被大众接受,奴隶制度显然已经成为了罪恶的代名词。而美国人又普遍信教,因为有南方奴隶主这样的同胞,导致约翰布朗之类的废奴主义者有着深深地负罪感。正如约翰·布朗死前的遗言“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只有用鲜血才能洗清这个有罪国土的罪恶”。
最有意思的,其实是以罗伯特李所代表的弗吉尼亚州的民意。
正如上文所说,北方在一开始的主要意图其实是维持联邦统一,而弗吉尼亚州作为美国的“总统之乡”,其实应该是对联邦最忠诚的一个州了。但是最后罗伯特李却拒绝了林肯的北军总司令一职,而去投奔了南军。这是因为投机吗?
当时的情况是,废奴州无论是从人口还是工业实力都完爆蓄奴州,因此不存在投机的可能。
是因为弗吉尼亚州赞成蓄奴吗?
但事实是,弗吉尼亚人本身,已经是废奴主义占据上风了,弗吉尼亚州西部废奴者们,甚至在战争中联合起来,把弗吉尼亚州一分为二,建立了今天的西弗吉尼亚州,并义无反顾加入了北方的联邦军。
那为何弗吉尼亚州还是选择了南方?其原因,说来会让不少“务实主义者”大跌眼镜——弗吉尼亚人是为了自由。
北方决定用武力让南方废奴。而弗吉尼亚人虽然赞成废奴,但是厌恶用暴力去掠夺对方资产,这导致本该无比忠诚联邦的弗吉尼亚人还是选择了道义上维护“私产圣神”的南方。
这场战争其实是南北各州对美国宪法作出不同的解读,最后谈不拢了才爆发的。而战争中,出于讨好选民等因素,林肯总统才越来越重视对黑奴的解放,而非一开始就打着解放奴隶的目的,去打的这场战争。
究竟是什么解放的黑奴
既然美国内战深层的原因并非是因为黑奴,南方黑人在战后依旧受到另类奴役。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黑人最终得到了解放?答案是美国国内市场本身对自由劳动者的渴求。
一直到一战之前,黑人依旧在就业方面受到重重限制。但是随着战争的到来,美国对劳动力需求上升,则让执政的威尔逊政府趁机于年在劳动部组建了“黑人经济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的黑人工人为美国军工效力。一些企业甚至在黑人率上达到了96%之多。
二战之后“平权思想”深入人心,肯尼迪总统颁布了“肯定性行动”,旨在消除美国的就业歧视。最后随着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旨在消除歧视的法案--《年民权法》的颁布。黑人在制度上的歧视基本得到了消除。可以说这时候黑人才算真正被解放了。
———
最后的话
南北战争的结果,本质只是用暴力把黑人身上“动产”的属性给解除了,而且这还不是战争目的。真正让美国黑人得到解放的是,美国国内市场本身对自由的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二战之后平权思维的大发展。
如果没有南北战争的话,可以预见,这些东西一样会被市场的渴求和进步思想的发展所冲破。而黑人获取平等之路也不是因为白人的施舍,而是因为市场需要黑人的劳动力。当一个黑人获得一份正式的工作,进而获得应有的经济地位之后,自然而然就得到了相对应的社会地位。
因此无论是对个人也罢对集体也罢,指望通过一场剧烈的变革,就能改变一个社会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只有符合市场的需求,顺应时代的潮流,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南北战争让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END—
以上参考(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