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巡礼调研民情,洞悉社会厦门大学社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学院概览

厦门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年建校之初就设立了社会学本科专业,并成立了历史社会学系,是国内最早的社会学系之一,顾颉刚、容肇祖、史禄国等学者都曾在我校任教。年,当时的中央高等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建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的人类博物馆。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和人类学系相继成立,厦门大学自此成为国内人类学研究的重镇。年,厦门大学在哲学系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年正式在人文学院设立社会学系。年3月23日,以原隶属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原隶属于公共政策研究院的人口研究所和原隶属于人文学院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为基础,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正式揭牌成立。社会与人类学院下设3个系和2个研究所,分别为社会学系、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和人类学研究所。

学科介绍

师资队伍

截止年6月,社会与人类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助理教授12人。

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

教育部民族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教育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

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

福建省优秀教师1人

人才培养

社会学系

拥有以下研究平台和团队:

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福建省社会学一级重点学科(年)

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创新团队(“社区治理创新团队”,年)

福建省硕士生导师团队(“社会学专业”,年)

本系在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文化与教育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论著。社会学系依托学院不同学科平台,实现多学科有机融合,开展了多项有利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

培养目标

树立胸怀社会的理想和情操,熟练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地分析社会问题、从事社会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科研和咨询机构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调查咨询等工作。

主要课程

包括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心理学、社区概论、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问题、人口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环境社会学以及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社会统计学、数据分析技术等。

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拥有以下研究平台和团队:

人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及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福建省人类学重点学科(年)

福建省民族学重点学科(年)

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创新团队(“中国乡村人类学创新团队”,年)

福建省“两岸清水岩”省级教学实践团队

人类学系、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博物馆三位一体完整学科建制

中国人类学学会、百越民族史学会国家一级学会

本系人类学专业涵盖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包括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四个分支。从这四大分支学科延伸出一些非常有特色的专业方向,如历史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旅游人类学、影视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医疗人类学、海洋人类学、饮食人类学、性别研究、移民研究、博物馆研究以及文化遗产研究等等。这些专业方向均重视从人类社会与文化的整体性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本系民族学专业是国内最重要的台湾少数民族研究机构之一,与台湾诸多研究机构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要大量的学生从事台湾原住民的历史与民族志研究。

培养目标

具有现代科学思想和优良人文品质、扎实的人类学与民族学专业基础知识、熟悉田野调查方法、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调查方法的训练,注重提升学生的研究技能以及从事应用研究的能力。本系旨在培养能够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人类学、民族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培养能够在各大党政机关、新闻出版、社会团体中运用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培养能在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文物管理部门、旅游部门等单位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包括人类学概论、人类学个案研究方法、人类学理论与思想、人类学与民族学原著选读、西方社会理论、田野调查的理论与实践、人类学与民族学史、亲属制度研究、巫术与宗教研究、原始经济、政治人类学、应用人类学、海洋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社会与历史研究、族群理论、中国民族史、民族学概论、闽台族群与文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东南民族研究、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移民人类学。

社会工作系

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授权招生单位

全国首批社会工作督导实训基地(年)

福建省首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年)

本系社会工作专业是国内最早恢复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多年来,本系注重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以及三方面的结合,形成了以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督导、非营利组织建设与管理以及中国文化与社会工作等特色研究方向,所创建的专业实习基地和实务研究基地具有全国性的示范作用。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在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培养目标

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富有时代精神、社会洞察力、人文关怀和社会服务意识,理性务实,系统扎实地掌握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能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司法、卫健、教育等政府部门,老年、工会、青少年、妇女等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等机构,从事社会服务与评估、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和辅导、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儿童福利与社会工作、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及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等。

合作交流

学院将依托目前所在学校的对外交流平台及与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等重要国际学术组织的有效合作基础,已与美国特拉华大学、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如与美国特拉华大学建立本硕联合培养项目,与香港城市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合作科研学术机构实施联合培养、交换生、短期访学、暑期学校、海外实习实践等项目,并推进学生参加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国际会议等活动。

(美国雪城大学校长KentSyverud一行访问我校)

毕业去向

教师、学生感言

胡荣

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

社会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可以用“顶天立地”四个字来概括其特点。所谓“顶天”者,指的是这门学科有许许多多不同视角的范式和理论,这门学科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和解读社会现象;所谓“立地”者,是指社会学的结论和观点是建立在扎实的材料之上的,需要做大量的社会调查,既可以是量化的数据,也可以是质性的深度访谈或个案研究。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因此社会学也就有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如经济社会学、婚姻家庭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移民社会学等。

厦门大学的社会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这些年的重建和发展,厦门大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镇。年3月23日,在整合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和人文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的基础上,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厦门大学的社会学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厦大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已经形成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培养体系,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以为有志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年轻学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和训练。

易林

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社会学的魅力

社会学最激动人心的地方之一就是跟永远变化着的世界的持续互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比如求学、就业)以及觉得难以理解甚至令人担忧的事件(如全球气候变化及恐怖主义)都是社会学家的兴趣所在。因此,社会学学科最能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社会学所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主要议题包括:全球化,城镇化,社会化与生命历程,社会互动与日常生活,家庭与亲密关系,健康、疾病与残障,阶层与社会排斥,种族、族群与人口迁移,性与性别,传媒,艺术,文化,教育,社会组织与网络,工作与经济,犯罪与越轨,环境,政府治理与社会运动,国家、战争与恐怖主义等。

社会学学科在于培养理论洞察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眼光和逻辑能力、数据搜集和田野调查技能以及数据分析技能和工具,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综合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个体层面,社会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学会从不同视角看待世界;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启蒙,增加自我认知。基于这种学科训练,社会学毕业生非常适合从事社会管理与规划、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教育和科研、产品和用户需求调研、行业分析和企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张亚辉

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教授

为什么要学习人类学与民族学:

人类学与民族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五大基础学科之一,也是现代人最根本的人文素养之一。人类学家过去一百多年间筚路蓝缕在澳大利亚、波利尼西亚、南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部落社会中收集的材料,并不只是为了探索人类存在的状况,也是对现代世界的道德教育,我们该如何成为一个宽容谦逊的现代人?你首先要知道的就是,那些不同于你的生活自有他的优美和合理性。或者如人类学家所说,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的一部分。

人类学和民族学能够教给你什么?

人文学与社会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他所生存的世界,以及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人类学与民族学开创的田野调查方法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生活在远方的陌生人的世界,并在这远非浪漫的过程中认识他们和我们。人类学和民族学会教你如何分析神话,如何看待古典世界的精神与制度,如何理解现代世界的兴起,以及如何反思自己的生活。这当然会要求大量的经典阅读,以及长时间的远方生活。

如何学习人类学与民族学

首先当然是读书,读《摩诃婆罗多》这样的印度史诗,去《埃达》中探索奥丁与雷神的奥秘,在澳大利亚的图腾制度中探寻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在希腊神话中探索几何学的源头,到非洲去寻找会说话的毒药,去美拉尼西亚看奢侈品贸易,到南亚的岛屿上观察殉葬的寡妇,到罗马的面具中探索自我的概念如何发生。最后,当然要回到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力大无穷却嗜酒如命的商纣王?该如何理解秦汉的方士传统?或者,东北丛林中萨满的迷狂,雪域高原上僧侣的知识,都是我们要理解的世界。然后,阅遍众生相的你,才能够带着困惑与欣喜奔向自己的田野,在那里生活半年或者一年,将你所有积累的知识与书上读来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

学习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前景

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就业前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广阔,除了读完博士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之外,人工智能、游戏设计、产品开发等关键商业领域都开始意识到了人类学与民族学的价值,新闻媒体、图书出版、非政府组织、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乡村发展建设、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社会调查等更是人类学传统的就业领域。

童敏

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

我喜欢社会工作,是因为它始终都对生活抱有一颗感恩关切之心,还有践行者的承担以及直面困难的勇气。谁在生活中不会遭遇困难?谁又能成为生活的局外人?社会工作让我们在与生活困难者的同行中了解生活真相,体会生活的意味,掌握生活的道理,展现自己的担当和勇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社会工作就是这样一种学科,它能助人,更能自助。

社会工作也是一门关于如何改变生活的学科,在改变中我们才能看到别人的改变力量,了解生活改变的方法和智慧,见证自己的成长,相信生活是有希望和梦想的。但是改变是需要学习的,这种学习是一种行动的学习,既要有理论的素养,也要用实践的能力;既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也要有把握时机的智慧;既要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也要学会运用环境的资源。总之,社会工作的学习是一种行动中的学习。尽管它涉及的领域很广,几乎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etiansc.com/lshg/13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