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就在一夜之间

一夜之间,欧洲多国突然表态,宣布进一步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驱逐俄罗斯驻各国当地的外交人员。截至目前,宣布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的包括德国、法国、丹麦、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而制裁名单仍在不断更新。

据报道,西方国家突然一致宣布“驱逐令”是针对4月3日“布恰事件”的报道。对于此事,俄罗斯坚决否认,指责基辅导演了整个事件来抹黑俄罗斯军队形象。

相关事件反应目前仍在发酵:

西班牙宣布驱逐25名俄外交官

当地时间4月5日,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表示,已经决定驱逐25名俄罗斯外交人员。

阿尔瓦雷斯表示,作出这一决定是由于俄罗斯外交人员或将对于西班牙的安全构成威胁。

意大利宣布驱逐30名俄外交官

就在几小时前,意大利外交部召见俄罗斯驻意大利大使,并向其宣布驱逐30名俄罗斯外交官的决定。

意大利外交部长路易吉·迪马约

意大利外交部长路易吉·迪马约向媒体表示,“出于国家安全原因,意大利已经驱逐了30名俄罗斯外交官”。

丹麦宣布驱逐15名俄外交官

今日同步采取这一措施的还有丹麦。

丹麦外交大臣科弗德表示,“这是由丹麦外交政策委员会决定的,我们发现这15名被驱逐的人员在丹麦领土上进行间谍活动,这在丹麦领土上是不可接受的。”

科弗德还表示,被驱逐的15名俄罗斯外交官应在14天限期内离开丹麦。

俄外交部副部长:

“欧洲是提前策划好的”

对此,今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表示,欧洲国家大规模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的行为是早就已经策划好的。驱逐外交人员对双边关系是一种打击,欧洲国家自己也明白这一点。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

格鲁什科还表示,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所产生的影响将持续很长时间,“破坏关系简单,建立关系难”。

同时,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表示,俄罗斯将对驱逐俄外交官事件做出回应。

德法宣布驱逐

而在更早之前,德法两国最先采取行动——于4月4日就相继宣布驱逐俄外交人员。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4日发表声明说,德方当天宣布俄驻德使馆“大量”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已通报俄驻德大使。贝尔伯克说,德国将进一步收紧现有对俄制裁措施,加大对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支持力度。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方宣布40名俄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他们5天内离境。

法国方面:法国外交部4日发表声明说,法方决定驱逐一些俄罗斯外交人员,这些人员的活动“违反了法国安全利益”。据法国媒体报道,法方决定驱逐35名俄外交人员。

4月5日,法国外交部召见俄罗斯驻法大使,并向其宣布了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决定。

俄罗斯就“法德出手”表态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4日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说,俄方将对德国和法国的上述决定做出回应。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俄罗斯将对等回应系列欧洲国家对俄外交人员的驱逐。他强调说,驱逐俄外交人员的行为是持续对俄施压的表现,“什么也改变不了”。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

立陶宛、拉脱维亚:与俄罗斯外交关系降级,驱逐俄大使

与此同时,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4日表示,立陶宛政府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持续军事行动作出了反应,已决定把对俄罗斯的外交关系进行降级。

兰茨贝尔吉斯称,立陶宛将驱逐俄罗斯驻立陶宛大使、关闭境内的俄罗斯总领事馆,并召回立陶宛驻俄大使。

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

当地时间4月2日,立陶宛政府宣布将从4月开始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这让立陶宛成为第一个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欧盟国家。

报道称,几乎同时,拉脱维亚外交部长林克维奇斯也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拉脱维亚决定降低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并决定驱逐俄罗斯驻拉脱维亚大使。

拉脱维亚外交部长林克维奇斯

俄媒称,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当局决定降低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后,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政府将对两国的做法进行报复,而且“不会等待很长时间”。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此外,俄罗斯总统普京4日签署了“关于对外国不友好行为采取报复性签证措施”的法令,暂停实施与欧盟、挪威、冰岛、瑞士及列支敦士登签署的简化签证制度协议多项条款,法令即日生效。

布恰事件相关报道:

“布恰事件”愈演愈烈。乌克兰方面群情激奋,俄罗斯方面坚决否认,西方国家则声称将加大制裁。毫无疑问的是,此事一出,俄乌谈判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布恰,是乌克兰基辅州下辖的一座城镇,也是布恰斯基区的行政中心,距离乌克兰首都基辅约30公里。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该地被俄军控制。在俄军撤出、乌方收复后,布恰突然成为国际舆论的“风暴眼”。

乌克兰:反俄情绪上升,要求国际介入

4月3日,乌克兰方面公布相关图片和视频显示基辅附近城镇布恰的街道上有许多尸体,并指控俄军在布恰实施了“屠杀暴行”。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3日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呼吁国际刑事法院和其他国际组织派出代表团尽快前往布恰和基辅州的其他城镇,以“收集俄军犯下的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的证据”,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据悉,乌克兰外交部已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出请求。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3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个新闻节目中指责莫斯科犯下“种族灭绝罪”。

泽连斯基还誓言要调查和起诉俄罗斯在乌克兰犯下的所有“罪行”,称他已经为此建立了“特别机制”。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4日在脸书上发文称,俄罗斯独立摩托化步兵第64旅的士兵应当对布恰事件直接负责,并公布了俄军人相关名单。该局指出,“所有战争罪犯都将被绳之以法,并因对乌克兰平民犯下的罪行受到起诉。”

俄罗斯:乌方“捏造”

将向安理会提交证据

4月3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表声明反驳称,乌克兰发布的指控俄军在布恰镇杀害居民的所有照片和视频资料,是“又一次挑衅”,是乌方为西方媒体制作的另一部“作品”。

声明列举证据称,在俄军控制该镇期间,没有一个当地居民遭受任何暴力行为,当地居民均可自由流动并可使用移动通讯等。从布恰撤离的通道也并未被封锁,当地居民随时可向北(包括向白俄罗斯境内)撤离。在俄乌双方在土耳其举行面对面谈判的第二天,即3月30日,所有俄罗斯部队即完全撤出了布恰。该镇负责人3月31日在视频信息中也证实,该城镇已没有俄军,也未提到任何当地居民被枪杀的事件。在乌克兰安全部门和乌方电视媒体抵达该镇的第4天才曝出相关图片和视频,但所有影像中的尸体在至少4天后仍没有变硬,没有尸斑,且伤口的血也未凝固。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指事件是捏造,并批评身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的英国,阻挠俄方召开紧急会议,目的是让事件发酵。

俄联邦侦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4日指示该委员会采取措施,揭露参与“制造假信息”者,并根据俄联邦刑法相关条款进行诉讼评估。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表示,将于5日向安理会提交证据,证明事件是由乌克兰方面策划的宣传活动。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

西方表态:不可接受,加码制裁。

目前,美国已经寻求暂停俄罗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席位。

4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表示,在和乌克兰以及其他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合作伙伴方的密切商讨下,美国决定,将寻求暂停俄罗斯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席位。

格林菲尔德表示,乌克兰曾指控俄军杀害平民,俄罗斯不应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拥有席位,国际社会也不应允许俄罗斯继续待在理事会,暗示他们对于人权有合理的关切。

俄罗斯方面也回应表示,美国正在利用乌克兰危机为自己牟利,并试图将俄罗斯排除在包括人权理事会等国际机构之外。俄方称,美国的意图不会获得联合国会员国的多数支持。

与此同时,就有了前文“西方多国加码制裁俄罗斯”的举动。

影响:俄乌谈判再受考验

分析人士指出,此事件一出,俄乌谈判再次面临严峻考验,毫无疑问,西方国家也将借此对俄罗斯展开新一轮制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3日表示,必须对布恰事件展开独立调查。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4日表示,俄罗斯否认牵涉布恰镇事件的任何指控,应该在国际层面讨论该问题。他呼吁相关国家领导人勿急于就此事件做出声明或没有根据的指控,而应着手获取多方信息。佩斯科夫同时拒绝对此事件将对俄乌谈判带来何种影响予以置评。

俄罗斯《国家防御》杂志主编科罗琴科认为,乌克兰希望布恰镇事件为西方提供一个对俄罗斯和不支持对俄制裁的国家施压的借口。“很明显,乌克兰希望通过这个事件为西方提供额外的筹码,以向俄罗斯施加国际压力,并试图影响那些不支持对俄实施严厉制裁或拒绝加入制裁的国家的领导层。”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3日表示,乌克兰指控俄罗斯对布恰镇平民犯下罪行,无非是一种旨在加剧冲突、阻碍和平谈判的挑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etiansc.com/lshg/16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