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机降落靠人拽看看各国首艘航母

军事史上航空母舰的雏形出现于上个世纪初,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各国改装或制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某些设计现在看来甚至沦为笑话。然而,正是这些先驱为航空母舰后来的发展和成熟探索了道路。

“兰利”号:通信靠鸽子

”兰利“号舰艉鸽子棚改成了军官舱。

CV-1“兰利”号是美国海军历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正规的全通甲板航空母舰,它的前身是海军运煤船AC-3“丘比特”号。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海军舰船大多改为烧油,“丘比特”号因此有些无所事事。恰逢航空母舰那时作为一个舰种开始出现,财政紧张的美国海军当局于是盯上了“丘比特”号,于年3月开始对它进行航空母舰改装,并以美国物理与天文学家、航空先驱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博士的名字为其命名。

年3月,“兰利”号改装完毕,排水量1.15万吨,航速15节。由于这种军舰是第一次出现在美国海军舰队中,所以水兵们送了它一个绰号:“大篷马车”。可以说,美国海军今天的航空母舰编队,都起源于这艘前运煤船。

“兰利”号创造了多个美国海军历史,比如年10月17日,弗吉尔·C·格里芬中尉驾驶一架沃特VE-7“蓝鸟”双翼机从“兰利”号甲板上起飞,成为从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架飞机;9天后,海军少校杰弗雷·迪·齐维里尔驾驶“艾尔马林”39B型教练机在“兰利”号上首次完成飞机着舰训练;11月18日,海军中校怀特首次从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弹射起飞……除了这些被历史铭记的时刻,“兰利”号上还有一个在今天看来有点搞笑的设计——在舰艉的两门毫米火炮之间搭建了个鸽子棚。美国人想用鸽子解决飞行员与航空母舰之间的通信问题。

那个年代,鸽子被认为是海军航空兵最重要的通信工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海军为自己的飞行员在法国建立了12座鸽子站,养了多只信鸽。有任务时,飞行员通常会将一只鸽子带进座舱,必要时让它们把信息带回鸽子站。当时,美国海军航空兵在1万多次飞行任务中共使用了只鸽子,效果相当不错。所以当“兰利”号服役时,美国人想在航空母舰上延用这个传统,他们甚至在设计改装后续的CV-2“列克星顿”号和CV-3“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时,也为鸽子棚预留了位置。

于是,诺福克海军船厂在改装“兰利”号的同时,还接受训练鸽子的附加任务。不过训鸽员们很快认为用鸽子作为舰载机和母舰的沟通载体并不靠谱,他们在弗吉尼亚州丹吉尔岛的训练中发现,鸽子们只有单个放飞时才会返回航母,如果全部放飞,鸽群就会一直向南飞返回诺福克海军船厂,落在那里的塔吊上休息,全然不顾脚爪上携带的小纸条。自发现这个问题后,鸽子们便被从“兰利”号“请”下来,鸽子棚被改成高级军舰舱。

“兰利”号虽然并不完美,但也在美国海军中服役了20年时间,直到年2月执行运送飞机任务时,才被日本轰炸机炸成重伤而被友舰击沉。当时,“兰利”号上虽然搭载着陆军航空队的28架P-40战斗机,但飞行甲板过短使得飞机无法起飞迎敌,只能默默地忍受日机的狂轰滥炸,“兰利”号遂成为美国海军战史上被击沉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暴怒”号:降落靠人拽

”暴怒“号的人工降落法。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对航空母舰进行探索的国家,早在年,英国皇家海军就将一艘老旧的巡洋舰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船只。后来,他们又征用了3艘在英吉利海峡营运的渡轮,把它们全部改装成可以装载水上飞机的军舰,即“水上飞机母舰”,被认为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年,皇家海军决定将一艘正在建造中的大型巡洋舰“暴怒”号改建为飞机母舰。按照他们的想法,这将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水上飞机母舰”的舰种,陆基飞机也能在它上面直接起降。于是,“暴怒”号的前主炮被拆除,舰体的前半部加装了近70米的飞行甲板,铺设了木制跑道,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改装型航空母舰。

尽管“暴怒”号在皇家海军历史上有开创先河的地位,但军舰中部高耸的塔式桅杆和烟囱并没有拆除,成了妨碍全通甲板的“钉子户”,舰上搭载的飞机要想返回母舰,全靠飞行员胆大心细技术高超,以及甲板人员的拖拽……

年8月2日,“暴怒”号正式服役不足两个月,艾德温·邓宁少校驾驶编号N的“小猎犬”双翼战斗机在“暴怒”号上进行了降落试验,他用侧滑着陆的方式艰难地降落到航行中的“暴怒”号前甲板上,但飞机仍在前冲,早已等待在甲板上的地勤人员冲上去,紧紧抓住机翼后缘才让飞机安全停在甲板上。这次“人力拖拽”式降落成为世界上首次飞机在航行中军舰上降落的尝试。

5天后,邓宁再次以同样的方法在“暴怒”号降落成功,这让大家都以为“拖拽”式降落将成为舰载机的标准降落方式。但少校的第3次降落尝试失败了,他的飞机在下滑过程中错过了降落点,正当他准备复飞时,引擎意外熄火,失去动力的飞机撞上飞行甲板旁的吊车后,从航母右舷翻落海中,艾德温·邓宁少校不幸身亡。

这次事故证明“暴怒”号还不适合执行任务,于是又被送回船厂接受第二次改装,这次拆除了军舰后主炮,在舰体后部加装了86米的飞行甲板,并安装了简单的拦阻装置。这样,“暴怒”号的前甲板就专门用于飞机起飞,后甲板则用于降落,两者基本上互不干扰。尽管如此,“钉子户”的存在仍令飞机着舰十分困难,飞行员们大多数时候宁可选择在水面上迫降后游泳,也不愿意冒着风险在甲板上尝试。

年7月,“暴怒”号上的7架“骆驼”式双翼战斗机在代号“F.7”的作战行动中袭击了位于丹麦南部城市东登,那里驻扎着一支德国海军飞艇部队,建有3座大型齐柏林飞艇艇库。袭击中,从“暴怒”号上起飞的战斗机炸中了2座艇库,并点燃了2架飞艇气囊内的氢气,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次从航空母舰上起飞飞机对目标进行攻击的纪录。

“贝亚恩”号:当了20年营房

法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贝亚恩“号。

尽管英美等国首艘航空母舰的服役时间都比法国早,法国人克雷曼·阿德却是事实上的“航母第一人”。他早在年就在书中描述了将飞机与军舰结合的梦想,并第一次提出了“航空母舰”这个概念。然而,当时的法国军方没有重视这一想法,结果阿德的创意在英国收获了热烈反响,而法国的第一艘航母直到年才姗姗来迟。

年的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对各国的战列舰建造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各国纷纷把尚未完成建造的战列舰改装为航空母舰,法国也只好停止了5艘诺曼底级战列舰的建造,并将其中4艘拆解,得到的钢材用来完成第五艘“贝亚恩”号的航母改造工程。

英国的“百眼巨人”号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航母,法国海军从它身上汲取了宝贵的建造和改装经验,用了5年时间完成了“贝亚恩”号的改造工程。

从设计角度看,法国的第一艘航母显然要比英美两国的“同类产品”先进得多。数据显示,“贝亚恩”号能搭载40架飞机,而英国的“暴怒”号只能搭载10架。不过,对舰上飞机的管理却显露出法国人的稚嫩,据说要回收15架飞机,“贝亚恩”号需要花1小时8分钟。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这段时间足以让它被击沉两次了。而“贝亚恩”后来的经历证明,飞机降落过程缓慢并不会给它带来困扰,因为它虽然经历了二战,却从未参加过真正的战斗。

年9月法国对德宣战后,“贝亚恩”号被分配到“L”舰队,与其他数艘主力战舰一起担负起寻找并摧毁德国袖珍战列舰“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的任务。结果在西印度群岛,“贝亚恩”号不仅自己航速慢,而且还拖累了整支舰队的行动节奏,截击德国军舰的任务当然也无法完成了。

第二年,无所收获的“贝亚恩”号回到土伦港,奉命抢在德军入侵前将法兰西银行的黄金储备运往大西洋彼岸。“大肚量”的“贝亚恩”号执行这样的任务是再合适不过了,黄金被顺利送到加拿大哈利法克斯银行。随后,“贝亚恩”号前往美国东海岸,准备将比利时空军从美国订购的一批新式飞机运回欧洲,但航行到中途法国就宣布投降。

在加勒比地区的马提尼克岛,美国人要求“贝亚恩”号或者加入英国皇家海军继续与德国战斗,或者接受被扣押在马提尼克岛不得返回法国的安排。法国水兵接受了被扣押的命运,在马提尼克岛一直待到年才被送还给法国海军。此时的它扮演起海上运输舰的勤杂角色。

年12月,“贝亚恩”号将一批作战物资从新加坡运到越南,随后返回法国土伦,再也没挪过窝。在土伦,这艘大船被海军“废物利用”,当成了潜艇兵们的宿舍,直到年5月被出售给意大利的拆船公司。在漫长的服役生涯中,“贝亚恩”号从未在战斗中起降过飞机。

(本文刊于《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年5月12日15版,原标题为《各国首艘航母趣事》)

作者:邬须策王强

编辑:王宏苗杨思晨

编审:曲延涛

邬须策王强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etiansc.com/lshg/9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