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岛参观Orongo古村落及火山口2

复活节游览区主要指RapaNui国家公园,面积覆盖复活节岛的大部分地区,包括石像、洞穴、岩画、海滩、火山口等,一共有25个景点。每个景点内容不同,但又都围绕着原居民的生活与石像故事展开。从前当地居民崇拜大鸟,以大鸟为图腾,自称鸟人。岛上的主要景点多分在西南和东北沿线,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石像,巨大的石像遍布全岛,比较著名的有看日出的最佳地点Togariki16人像。有看日落的最佳地点Tahai9人石像,有PunaPau采石场多人石像,有AhuAkivi7人石像,还有Anakena海滩不远处的7人石像,此外,就是散落在全岛各处的零零星星的石像。有人说,要想把复活节岛上的景点看完,需在岛上待上一周。所以,我们在两个半天的时间内,走马观花地把该看的景点看完。8月9日,第一站,我们去看岛上的火山口及火山口附近的Orongo部落,也有人称之为鸟人村。Orongo鸟人村位于复活节岛的西南角。我们在风中往原岛居民的居住屋走去,在往他们居住屋走去的时候,目之所及,我们根本就看不见任何的房屋或茅草屋。鸟人村的入口处。Orongo鸟人村全景。他们当年居住的用石头砌起来的房屋已经被泥土掩埋了一半。门显得极小,据说他们住的地方出入口小,是为了刮掉身上不干净的东西。他们的房屋因为一半被泥土掩埋,显得矮小,但是里面的空间还是不是那么狭小,如果把地面往下挖,人还可以直立走动,所以,这房子不只是让他们睡觉休息吧。参观他们的居住地,只能沿着指定的砂石路行走,不能越线,否则当地的导游就会不高兴,甚至朝你大声嚷嚷。也可以理解,这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遗迹,得着力保护,我当时在指定的线外弯腰看房屋里面的情形,导游在很远的地方看见我的姿势,以为我要入内,就朝我吼,我也懒得解释我并未越线,也不可能素质低到要越线。沿着砂石路往前走,就可以看到RanoKau火山口。RanoKau火山口,或称之为火山湖,是复活节岛上最大的火山口,早在万年前,这座火山就已经塑造了复活节岛西南部的轮廓线。我们站在约米高悬崖边,往下凝望着,所看到的是一个海拔米的火山口湖,湖水不深,蓝色的湖面上长满了芦苇,蓝绿相间颇好看。据说这个湖是全岛的水源所在,只是人们如何取水呢?悬崖边上,风很大,站在崖边,有晕眩的感觉,不敢太靠近边缘,当然也不能越线站在边缘。火山口内气候独特,斜坡上还生长着凤梨无花果橙子等植物。火山口边缘的三个老外,他们也在谈论火山口的历史及未来吧?从这角度看火山口,火山口所呈现的景象又不同,可以看见一个豁口,通往太平洋。当年火山爆发时,从地底下迸发出的炙热的岩浆大概就是从这豁口处流向太平洋的吧。在火山口附近,我发现一石块被围栏了起来,看起来好像不是不起眼,但为什么被围栏了起来呢?于是乎问导游,导游带着我们绕到时刻的背面,指着石头上雕刻的图案,说这石上雕刻的半人半鸟图案,是岛上先民的图腾。在16世纪岛上爆发部落战争后,岛民对摩艾石像的信仰开始动摇,取而代之的是“鸟人崇拜”,为此还要进行每年一次的“鸟人竞赛”。鸟人竞赛的地点就是下图中的位于太平洋上离岛不远的小岛。这三座小岛名叫“莫图”(Motu),三个小岛的名字由近及远看,依次是崎岖多岩的卡奥卡奥岛(MotuKaoKao),乌燕鸥、蓝脸鲣鸟和军舰鸟的筑巢地伊提岛(MotuIti)及面积最大的奴伊岛(MotuNui),奴伊岛其实是水下火山的顶部,这才是岛上有名的“鸟人竞赛”的举办地。每年八、九月,被当地人称作“Manutara”的乌燕鸥会在岛上筑巢下蛋,各部落选派部落里的勇士或部落酋长亲自参加鸟人竞赛。参赛者需要沿着海岸上的悬崖峭壁下到海面,趴在一种用草捆在一起而制成的漂浮工具上游到小岛上,谁最先拿到鸟蛋并成功游回到主岛上谁就是年度“鸟人”。据说,在人类到达复活节岛以前,该岛的自热条件非常适合海鸟繁殖生存,据说至少有25种海鸟在这里筑巢,是太平洋中鸟岛繁殖地最为繁盛的岛屿。“鸟人竞赛”最初或许只是地区性质的体育运动或类似于成人仪式的一种,但18世纪以后,原本部落贵族们享有从祖先那里得到的神圣“超能力”,但新兴势力的武士阶层却没有这样的特权,而“鸟人仪式”的出现可以扭转这种由社会地位带来的不平等,于是成为每年竞选神圣的坦加塔马努王(造物主马科?马科化身鸟人)的仪式典礼。把鸟蛋取回来的战士的所在部落的首领就会被剪掉头发,由神官把白檀木的木片及红色的树皮捆在手腕上。此后一年里,他将被岛民所崇拜,并成为掌握宗教、政治实权的鸟人,有权在一年内支配岛上的资源。从主岛游到奴伊岛取鸟蛋,时常会受到海浪和天气的影响,也会受到鲨鱼的袭击,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不然胜利取回鸟蛋的人也不会被全岛居民奉若神明。悲剧终于在年发生了,那一年一共有15位勇士前往奴伊岛取鸟蛋,结果胜利归来的只有一位勇士,其余的都死了,从此以后,岛上就终止了鸟人竞赛。从地面有半人半鸟的图案的这个门进去就是鸟人村。这一圈火山石围栏起来的三块石头,有什么历史,代表着什么,至今也不得而知,但因为其神秘,所以团友拿出家伙,一阵乱拍。鸟人村附近的停车场上的售卖当地特色的小商品。那个木雕,我们问了价格,相当于0人民币。他们卖售的也有商品附加值——鸟人村的传说吧。为了对复活节岛的原岛居民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走进了附近的博物馆。馆外门口竖着一块多国文字的“欢迎光临”的牌子。

我们俩在博物馆前留影一张。

门口处的摩艾石像。馆内的这张图片介绍了复活节岛的历史、地理方位及岛民波利尼西亚人的迁徙史。图片文字介绍了他们雕刻摩艾石像的成因等。脸部纹饰。制衣材料及成衣的样式及原因。各种生产工具。脸部轮廓不甚明显的摩艾石像头。安格拉特博物馆(MuseoAntropologicoSebastianEnglert),该博物馆出色地介绍了复活节岛的历史,更多地解释了岛上的文化,并展示了重要的文物,比如伦琴-伦琴平板的复制品。要想了解该博物馆馆藏的丰富含义,得像馆内的有些游客一样手里拿着馆藏介绍,一一对着宣传册上的文字和馆藏品上介绍文字仔细阅读品位,才能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像我们这样拍摄几张照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出了博物馆,继续去观看摩艾石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etiansc.com/ddts/14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