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举行第七届全体大会
-05-21新华非洲新华社记者王守宝
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第七届全体大会现场。
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20日在内罗毕召开第七届全体大会,总结和回顾本届协会理事会的工作,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第八届)理事会。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驻肯中央媒体、以及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下属会员单位等机构人员参加了本届大会。
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理事长单位、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东非经理部总经理赵海军做了协会工作汇报。赵海军说,本届理事会自年开展工作以来,致力于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完善了协会的各项制度;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协会的服务职能,提高了协会的凝聚力;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了中资企业的良好形象。
作为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秘书长单位,中国武夷肯尼亚分公司的王树文书记做了协会财务工作汇报,其提到,本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以来,对协会资金来源、银行账户管理、报销程序、资金管理都做了明确规定和说明,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财务工作做到了“公开透明”,实现了“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的目标。
刘显法大使在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第七届全体大会上发表讲话。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刘显法大使对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发挥的作用表示赞赏。刘大使还对协会未来更好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加强学习,提升思维能力;二要探索突破,提升攻坚能力;三是要共建共享,提升整体能力。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郭策参赞在会上对肯尼亚的国际地位、经济、社会状况做了分析。郭参赞认为中资企业可以抓住中非产能合作机遇,谋求在肯尼亚的更好发展。
本届大会还选举了第八届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理事会会员,其中,中水电当选为理事长单位,中海外、路桥、武夷当选为新一届副理事长单位,中航技当选为秘书长单位。
目前,肯尼亚中资企业有多家,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会员达79家。责任编辑:周晓雄
东部非洲中国总商会在肯尼亚举行“安徽海外侨胞联络站”揭牌仪式
《非洲之声》讯
东部非洲中国总商会主席韩军,肯尼亚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郭文昌为“安徽海外侨胞联络站”揭牌。新华社李百顺摄影
参加揭牌仪式的侨领们和负责人。新华社李百顺摄影
5月21日东部非洲中国总商会在肯尼亚内罗毕中国家具城举行了“安徽海外侨胞联络站”揭牌仪式,参加揭牌仪式的有东部中国非洲中商会,肯尼亚华人华侨联合会,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等单位的负责人,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国际广播非洲总站,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负责人及记者。
安徽省希望进一步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到非洲寻找机遇。为携手做好安徽与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的联谊交流、加强信息沟通联络,拟在全球设立二十到三十个“安徽海外侨胞联络站”,不断传递安徽的信息和企业的需求,第一个联络站就设在肯尼亚。
今年4月2日安徽省外事侨务(港澳)办公室主任、安徽省海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与东部非洲中国总商会暨东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韩军在肯尼亚内罗毕签署合作协议,并举行首个“安徽海外侨胞联络站”授牌仪式,体现了安徽省对海外侨胞的关心,以及更好地为走出去企业服务的理念。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姜鹏、肯尼亚华人社团、在肯皖籍企业家及代表团成员等参与见证。(完)
茅台酒进军非洲市场
-05-21新华非洲
近日,贵州茅台集团与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国际”)签约,携手开拓全球茅台酒市场,肯尼亚将作为双方此次合作的第一站。
该项目的中航国际方项目负责人程军表示,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实现首批茅台酒在肯尼亚的上市销售,预计销售价格将与国内基本维持一致。
早在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茅台就第一次走出国门,开启了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作为国内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集团瞄准海外市场,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机遇,让白酒文化“走出去”,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
据介绍,作为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茅台的品牌价值超过千亿元,出口总量却只占茅台酒总销量的6.5%。年中国的白酒占世界烈性酒生产量的37.6%,但是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却不到8%。
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表示:“未来,茅台酒将在产品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市场发展国际化等多个层面发力,不断推出适合国外消费者口味的产品,提升茅台在国际的品牌知名度,让全世界都知道茅台是世界上最好的蒸馏酒。”
目前,茅台酒海外市场直接发货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53个,海外市场的销售网络布局日趋完善。茅台集团提出未来五年内,茅台酒的海外销量要占总销量的10%以上,消费群体要力争从华人市场为主转向西方主流市场为主,彻底实现品牌国际化。责任编辑:周晓雄
中国代表:联合国环境大会将助推全球可持续发展
年05月21日16:05:05
新华社内罗毕5月21日电(记者邓耀敏王守宝)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将于本月23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来自170多个国家的部长和高级代表将齐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共商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大会是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下称《2030议程》)、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后,联合国召开的又一次全球环境议题重大会议。大会以“落实《2030议程》中的环境目标”为主题,聚焦当今世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以期通过各项决议,助推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代表刘宁2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本届大会将就落实《巴黎协定》、化学品废物等国际政策和国际环境治理问题进行探讨。在会议期间举行的部长级高级别论坛上,部长们将围绕“共同性与互补性:合作实现《2030议程》的有效落实”和“保证《2030议程》中的环境议题在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落实”两个主题展开讨论,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刘宁介绍说,在部长级高级别论坛上,中国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将代表中国政府做主旨发言,阐述中国近年来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主要成就及近期的重大举措。同时,中方将与环境署共同举办“多途径可持续发展”高级别研讨会,与各国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中方还将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举行金砖国家环境部长非正式会议,探讨如何共同落实《2030议程》。
在此前的大会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表示,本届大会将加强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各方对话,为全球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绘制蓝图。他说,大会将围绕空气污染、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海洋环境保护、化学品废物等关键环境议题展开商讨,同时还将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成果加速落实。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1260万死亡人口中,23%归因于环境因素。其最新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地区评估》报告指出,人口增长、城市化速度加快、消费水平上涨、荒漠化和气候变化等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实现《2030议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联合国环境大会的前身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2013年联大通过决议,将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升格为各成员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环境大会,成为世界环境问题的最高决策机制。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于2014年6月在内罗毕召开,大会通过了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应对空气污染等多项决议。(完)
安理会代表团会见肯尼亚领导人:接纳难民是各国的共同国际责任
安理会代表团会见索马里领导人。联合国图片
年5月20日安理会代表团5月19日在摩加迪沙进行访问后,于20日抵达内罗毕,会见了肯尼亚领导人,并共同探讨了有关东非恐怖主义、索马里的稳定以及索马里难民等问题。针对肯尼亚近期宣布的关闭索马里难民营的计划,安理会代表团强调,接纳难民是各国政府根据国际法承担的共同责任。
安理会代表团19日在摩加迪沙会见了索马里总统、总理等高级官员以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安理会敦促索马里议会尽快批准选举模式,并按计划在今年8月举行大选。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布勒阿塔表示,安理会理解索马里在经济、政治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安理会愿意为此提供帮助,但该国应对所有挑战的第一步是举行选举。
20日,安理会代表团抵达内罗毕,对肯尼亚进行访问。
访问结束后,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布勒阿塔(AbdellatifAboulatta)在内罗毕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当天安理会代表团会见了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及其内阁的其他成员。会谈中,双方讨论了东非的恐怖主义和难民问题。阿布勒阿塔指出,安理会要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接纳难民是一种共同责任。
阿布勒阿塔:“会谈中安理会表达了我们对于肯尼亚打算关闭达达布难民营的关切。这种做法有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安理会表示愿意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向肯尼亚提供帮助。”
自9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长期的战乱、无政府状体和自然灾害,大量索马里人涌入肯尼亚,其中很多人居住在达达布难民营中。目前达达布有近33万索马里难民,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肯尼亚政府最近表示,在索马里为害的恐怖组织青年党的成员混迹达达布的难民中,出于安全考虑,该国将关闭这一难民营。
安理会此次出访返回纽约前的最后一站是埃及。
习近平主席特使出席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就职仪式
年05月21日15:22:09
新华社马拉博5月21日电(记者黄亚男)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21日在总统府会见习近平主席特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苗圩向奥比昂总统转达了习近平主席的热烈祝贺和良好祝愿。苗圩说,中赤几建交46年来,传统友好历久弥坚,互利合作蓬勃发展。两国是可以信赖的好兄弟好伙伴,中方愿同赤几方一道,积极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推动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奥比昂感谢习近平主席派特使出席其就职仪式,请特使转达他对习近平主席的衷心感谢和亲切问候。奥比昂表示,中国是赤几的重要合作伙伴,赤几方愿意同中方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拓展在加工制造业、中小企业和融资等领域互利合作,帮助赤几推进经济多元化,实现国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0日,苗圩出席了在赤几首都马拉博举行的奥比昂总统就职仪式。(完)
埃及找到失事航班残片,仍在搜寻大块残骸
图为一支埃及飞机搜寻队伍在地中海搜寻失踪的埃及航空航班。
美国之音.05.:27
搜救队伍已经找到埃及航空公司航班的遇难者肢体以及个人物品,但是仍然在搜寻剩余大块残骸。
为了寻找发现这架载有66名乘客的喷气客机坠入地中海原因的线索,搜索队伍希望发现失事飞机更大的残骸或者飞行记录仪发出的定位信号。
欧洲航天局表示,一个绕地球飞行的航天器在离飞机最后所知地点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可能的浮油,这一信息已被转给进行搜索的相关部门。欧洲航天局发布了一张模糊的照片,没有显示什么细节,并审慎表示不能确定浮油是来自失事飞机。
同样在星期五,埃及有关当局表示,他们正在调查有关航班在坠毁前机舱冒烟的报告。一份航空业刊物报道说,传感器探测到卫生间冒烟,暗示飞机机舱可能着火。
埃及航空部长谢里夫·法特希表示,造成此次飞机失事的原因更有可能是恐怖分子袭击而不是技术故障。但是目前为止没有清晰的证据显示到底是什么造成飞机坠毁,也没有激进组织声称对飞机实施了袭击。
大量南苏丹难民持续涌入苏丹
年05月21日03:27:26
新华社喀土穆5月20日电(记者李紫恒)驻苏丹的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办公室20日发布报告说,自2016年1月以来,由于南苏丹局势不稳和食物短缺,大量南苏丹难民持续涌入苏丹各个地区。
报告显示,截至5月12日,约6.9万南苏丹人通过北部边境进入苏丹,其中近4.6万人抵达东达尔富尔州。这些难民大都来自南苏丹的北加扎勒河州和瓦拉卜州。持续冲突、粮食歉收、货币贬值,以及由此导致的主要粮食价格急剧上升,是大量南苏丹人逃往苏丹的主要原因。联合国难民署正在制定资源调配计划,以便及时向这些难民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援助。
今年3月17日,苏丹政府决定将定居在苏丹境内的南苏丹公民定性为外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同等对待,并将对所有不随身携带护照和入境签证的南苏丹公民采取法律措施。
南苏丹成立于2011年7月,由于执政的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内部两个主要派别分歧严重,于2013年12月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持续内战,造成数万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大量南苏丹难民逃至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苏丹等邻国避难。(完)
《援建坦赞铁路亲历者的讲述》一书推介会在坦桑尼亚举行
年05月21日04:51:40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5月20日电(记者李斯博)由中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编著的《中非关系史上的丰碑——援建坦赞铁路亲历者的讲述》(下称《讲述》)一书中英文版推介会20日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举行。中坦两国政府官员、坦赞铁路亲历者和在坦华侨华人等近百人参加。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致辞说,坦赞铁路是中非友好的象征,是中非关系史上的一座丰碑。《讲述》一书真实再现了当年中非人民共建坦赞铁路的历史壮举和艰难历程,为我们缅怀先烈、继往开来,推进中非关系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也是对为中非友好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的英雄们的最好告慰。
中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王亚军表示,《讲述》一书生动再现了当年中非人民共建坦赞铁路的壮举,目的是向中国和非洲年轻人介绍坦赞铁路建设历史,传承中非合作友谊精神。
坦桑尼亚前总理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在致辞中回忆了坦赞铁路当年的建设历程,并赞赏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中国人民在建造坦赞铁路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牺牲,我对此表示由衷的感激。”
《讲述》一书中文版去年正式出版发行。2015年是坦赞铁路开工奠基45周年,今年是铁路建成通车40周年。(完)
奥比昂宣誓就任赤几总统
年05月20日23:51:25
新华社马拉博5月20日电(记者黄亚男)赤道几内亚总统就职仪式20日在首都马拉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奥比昂宣誓就任赤几总统。
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特别代表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就职仪式。
奥比昂在就职演说中呼吁所有赤几人团结一致,确保国家安全和稳定,实现赤几在2020年成为新兴国家的目标。
奥比昂说,赤几经济需要多样化,需要发展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旅游业等行业。他同时表示,赤几将重视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共同消除贫困,打击恐怖主义。
奥比昂1979年任赤几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国家元首,1982年当选为总统,此后在1989年、1996年、2002年和2009年四次连任。在今年4月2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奥比昂赢得93.7%的选票获得连任,任期7年。(完)
安理会强烈谴责驻马里稳定团再次遭遇恐怖袭击事件
联合国驻马里维和人员。联合国图片/MarcoDormino
年5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5月19日晚间发表媒体声明,对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团在该国北部基达尔(Kidal)地区再次遭遇恐怖袭击并导致维和人员死伤事件予以措辞最强烈的谴责,敦促马里政府迅速开展彻查,并将袭击肇事者绳之以法。
据报道,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团的一辆车队18日在基达尔地区阿盖洛克以北约15公里处遭简易爆炸装置袭击,随后一群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向车队开火,5名乍得籍维和人员在袭击中死亡,另有3名维和人员受伤。
安理会成员在媒体声明中首先向遇难维和士兵的家人以及乍得政府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和慰问,呼吁马里政府迅速就袭击事件展开调查,将肇事者依法惩处。声明强调,依据相关国际法,针对维和人员的攻击可能构成战争罪。
声明重申,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恐怖主义都是对和平与安全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安理会成员强调,必须将这一恐怖主义行径的实施者、组织者、资助者和支持者绳之以法,并就此呼吁各国依据国际法和相关安理会决议规定的职责,与所有相关各方在这方面开展积极的合作、尽全力打击恐怖主义。
安理会成员在声明中指出,任何恐怖主义行为,不论其动机为何、在何地、何时发生,由何人所为,都是不可开脱的犯罪行为。所有国家有必要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特别是适用的国际人权法、难民法和人道主义法,采取一切手段来消除恐怖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的威胁。
声明同时对马里的安全局势表示关切,向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的维和人员致敬,并重申对马里稳定团的全力支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早些时候发表声明称,今年以来,在基达尔地区针对联合国人员的袭击已有十几次,包括此次袭击在内,已导致至少12名联合国人员死亡。他向牺牲的维和人员家属及乍得政府致以慰问,呼吁立即采取行动将袭击者绳之以法,并重申针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袭击构成战争罪。他表示,联合国对马里政府应对该国暴力和动荡的努力表示全力支持。
年3月,马里发生军事政变。联合国安理会于次年4月通过决议,决定设立马里稳定团。去年5月15日,马里政府与北部地区部分武装组织签订《和平与和解协议》。同年6月20日,各方完成协议最终签署。然而,马里北部地区近年来一直冲突不断,针对维和人员的袭击频发。
西共体专家呼吁建立有效机制打击恐怖主义
年05月21日05:28:08
新华社阿比让5月20日电(记者陈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武器贸易条约》会议20日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召开,与会专家支持西共体成员国在次区域内建立有效机制,打击恐怖主义。
科特迪瓦外交部代表拉吉·梅伊德说:“当今世界跨国安全出现新威胁,西共体成员国应齐心协力遏制武器扩散,革除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安全威胁。”
梅伊德说,“对武器监管的关键和挑战在于对威慑性重型武器的监管以及滥用这些武器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而对于打击恐怖势力,各成员国应采取增加情报交换、加强边境管控等措施。”
近年来,“基地”组织马格里布分支在西非国家科特迪瓦、马里、布基纳法索等国频频作案,包括绑架外国人、贩毒、走私等。今年3月,科特迪瓦东南部海滨小城大巴萨姆3家酒店遭武装分子袭击,造成至少16人死亡,另有6名武装分子被击毙。(完)
赞比亚举行“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
年05月21日11:21:51
新华社卢萨卡5月21日电(记者彭立军)第15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赞比亚赛区预赛20日在卢萨卡举行,来自赞比亚大学、穆隆古希大学等高校的11名选手参赛。
本届比赛以“梦想点亮未来”为主题,比赛内容设为汉语演讲、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知识问答及才艺表演三个环节。选手们用汉语发表演讲,回答现场评委提问,并以歌舞、武术、朗诵等多种形式表演才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经过角逐,来自赞比亚大学的三年级学生穆萨卡尼亚·穆伦加(中文名卡妮娅)凭借题为“我的梦,中赞梦”的演讲,以及古诗朗诵《春江花月夜》获得第一名,她将代表赞比亚赴中国参加“汉语桥”决赛。
卡妮娅对记者说,虽然只学习了一年汉语,但她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梦想是当一名外交官,去中国工作,为中赞两国文化交流作贡献。
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于2010年7月揭牌。目前,赞比亚大学和穆隆古希大学开设了汉语学位课程,中学汉语教学点已覆盖赞比亚全国10个省,学习汉语的学生总数近8000人。汉语已成为试点中学三种选修外语之一。(完)
非洲首现肆虐美洲的寨卡病毒类型
年05月21日05:20:24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世界卫生组织20日宣布,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位于塞内加尔达喀尔的实验室确认,非洲佛得角正在流行的寨卡病毒与目前在美洲流行的寨卡病毒一致,这种病毒很可能是由巴西传播到非洲的。
这是首次在非洲发现正在美洲流行的寨卡病毒类型。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马特士迪索·莫蒂指出,非洲国家会据此来重新评估风险,调整自己面对寨卡疫情的准备。她建议非洲国家努力控蚊,减少人们被感染的风险。
1947年,寨卡病毒首次在非洲被发现。过去很多年里,寨卡病毒只会在人身上引起温和的症状。一直到2012年,研究人员首次确认,寨卡病毒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在美洲流行的寨卡病毒就来自于亚洲型寨卡病毒。
截至5月8日,佛得角共发现7557例寨卡疑似病例、3例寨卡病毒引起的新生儿小头症。另有一名妇女是在佛得角感染寨卡病毒后,在美国产下了患小头症的孩子。目前,佛得角还没有发现因寨卡病毒引起的格林-巴利综合征。
世卫组织疾病暴发与应对方面的专家布鲁斯·艾尔沃德认为,非洲人是否对寨卡病毒的免疫力更强,寨卡病毒在非洲造成的影响是否会比其他地区更轻等问题,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与此同时,法国位于加勒比地区的海外省马提尼克卫生局20日也报告称,一名84岁的男性因感染寨卡病毒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而死亡,这是马提尼克出现寨卡疫情以来的首个死亡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寨卡病毒正在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尽管寨卡病毒通常造成的症状较为温和,大多数感染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科学共识认为,寨卡病毒可能导致小头症、格林-巴利综合征与其他脑部发育障碍。(完)(综合本社记者李雯、张雪飞报道)
寨卡病毒“逼近”非洲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加强戒备
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世卫组织图片
年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今天证实,目前正在西非岛国佛得角传播的寨卡病毒与在美洲流行的寨卡病毒同为亚洲基因型病毒,并很有可能是从美洲输入该国的。世卫组织表示,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这种与严重胎儿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紊乱等疾病有关联的病毒正在向外扩散,并已经抵达非洲大陆的门槛。世卫组织呼吁非洲国家重新评估各国的风险水平并加强应对病毒的准备工作。
世卫组织在20日发表的媒体通报中表示,非洲各国在最初的工作中应该就寨卡病毒的风险加强信息的交流,以提高孕妇对与寨卡病毒有关的并发症的认识,并推动各国的保护措施,以避免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和性行为传播。同时,各国应加强对寨卡病毒的传播以及包括婴儿小头畸形症和吉兰-巴雷综合症在内的疾病的监控。
世卫组织表示,该机构于今年2月启动的负责管理全球应对寨卡病毒努力的管理系统将在总部和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继续对病毒的现有风险展开评估,并在一些优先国家中强化对病毒的监控和试验室测试的能力,同时支持社区的参与并提高病毒相关风险信息的传播。
世卫组织还表示,该机构与其合作伙伴将帮助非洲区域各国加强与寨卡病毒有关的早期诊断、证实和潜在并发症的管理工作。世卫组织指出,西非地区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的紧急状况在强化其医疗系统方面所进行的投入将为应对寨卡病毒的努力提供良好的基础。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到今年5月8日为止,佛得角共发现例寨卡病毒疑似病例,并至少出现3例婴儿小头畸形症病例。
尼日利亚南部一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
年05月21日01:39:04
新华社阿布贾5月20日电(记者张保平)尼日利亚南部三角洲州的一条天然气管道20日遭袭击后发生爆炸。
当地居民说,这条爆炸的管道属于从当地通往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的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归尼日利亚石油公司所有并由该公司运作。
目前尚没有任何组织宣称制造了这起袭击事件。业内人士表示,袭击是为了影响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
三角洲州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完)
国际新闻早报
年05月21日02:27:48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国际新闻早报: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实施宵禁
数百名民众20日下午冲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绿区”,并进入议会和总理府。示威民众与守卫“绿区”的安全部队发生冲突,伊拉克军方宣布自当晚起在巴格达实施宵禁。
——巴警方击毙“基地”组织巴基斯坦分支头目
据巴基斯坦媒体20日报道,巴警方19日在该国东部旁遮普省木尔坦市发起的一次突袭行动中,打死了“基地”组织巴基斯坦分支头目塔伊布·纳瓦兹。
——一男子白宫前挥舞枪支被击伤白宫短暂关闭
美国负责白宫安保的特勤局官员说,当地时间20日下午,一名男子挥舞枪支走近白宫外围一个检查站,被白宫特工开枪打伤。白宫在关闭近一个小时后重新开放。
——联合国报告说青少年难民接受教育状况堪忧
在首次世界人道主义峰会即将召开之际,联合国难民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日联合发表报告,对全球青少年难民接受教育状况表示担忧。报告说,全球流离失所的儿童难民中,只有一半人接受小学教育。全球青少年难民中,就读中学者仅为四分之一。此外,难民中的女童接受教育情况更为糟糕。(完)
俄罗斯外交部强调支持一个中国立场
年05月19日18:36:33
新华社照片,索契,年5月19日
在俄罗斯索契,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在俄罗斯索契,一名新华社记者向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提问。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9日说,无论谁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俄罗斯的立场都是不变的,俄方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新华社记者白雪骐摄
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异彩纷呈
年05月21日16:35:48
新华社照片,北京,年5月21日
一名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女士在俄罗斯展台前向参观者推介俄罗斯旅游项目。
身着泰国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在演绎浓郁泰国民俗风情。
主题为“交流、合作、发展、共赢”的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于5月20-22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
今年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国际参展商超过个,国际专业观众数量逾人,除了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不丹、泰国等多年稳定参展的国家以外,捷克、伊朗、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国家首次参展。新华社记者潘旭摄
韩玮程璐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