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不知道是哪位高人整理出来的,都是经典啊!
01中国多个第一
(1)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
(2)第一位女飞行员:武秀梅
(3)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
(4)第一位女将军:李贞
(5)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雅妹
(6)第一位女外交家:冯燎
(7)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向警予
(8)第一位女诗人:蔡琰
(9)第一位女博士:韦钰
(10)第一位女国际象棋大师:刘适兰
02中国皇帝十最
(1)最长寿的皇帝:清代乾隆,享年88岁
(2)最短命的皇帝:东汉殇帝,不到一岁就夭折
(3)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东汉殇帝,刚过天
(4)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武则天,67岁
(5)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代康熙,在位62年
(6)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金末完颜承麟,仅仅一天就战死
(7)嫔妃最多的皇帝:晋武帝,后宫佳丽00人
(8)子女最多的皇帝:清代康熙,男孩36人,女孩20人
(9)最荒淫的皇帝:隋炀帝,有粉黛人
(10)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皇帝
03中国历史上的“十圣”
(1)文圣:孔子,尊称“圣人”
(2)史圣:司马迁,《史记》作者
(3)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
(4)武圣:关羽,尊称“关圣”、“关帝”
(5)草圣:张芝,汉朝书法家,擅长草书
(6)书圣: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作品《兰亭序》
(7)画圣:吴道子,唐朝画家,有“吴带当风”的美誉
(8)酒圣:杜康,古代传说酿酒的发明者
(9)茶圣:陆羽,唐朝人,嗜茶著名,著有《茶经》
(10)诗圣:杜甫唐朝著名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04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年授予)
(1)朱德
(2)彭德怀
(3)林彪
(4)刘伯承
(5)贺龙
(6)陈毅
(7)罗荣桓
(8)徐向前
(9)聂荣臻
(10)叶剑英
05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军(年授予)
(1)陈赓
(2)粟裕
(3)罗瑞卿
(4)张云逸
(5)许光达
(6)徐海东
(7)肖劲光
(8)黄克诚
(9)谭政
(10)王树声
06中国城市十之最
(1)海拔最高的城市:拉萨
(2)人口最密的城市:上海市
(3)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
(4)管辖面积最大的城市:赤峰市
(5)雾日最多的城市:重庆
(6)雷暴最多的城市:儋县
(7)霜日最多的城市:玉树
(8)温度最高的城市:新疆吐鲁番
(9)雨天最少的城市:新疆哈密县
(10)雨天最多的城市:四川峨眉县
07中国货币十之最
(1)最早的货币:海贝
(2)最早的金属币:青铜贝
(3)最早的铸币:春秋战国时代的刀币
(4)流通时间最长的铸币:秦始皇铸的方孔圆钱
(5)最早的银元:郑成功银元
(6)最大的铜币:太平天国特大花钱
(7)最复杂的铜币:崇祯钱
(8)最早的铁币:西汉铁半两
(9)最早的铝币:乾宇重宝
(10)最早的纸币:宋代“交子”
08中国十大名桥
(1)卢沟桥
(2)广济桥
(3)五亭桥
(4)赵州桥
(5)安平桥
(6)十字桥
(7)风雨桥
(8)铁索桥
(9)五音桥
(10)玉带桥
09中国十大名楼
(1)黄鹤楼
(2)岳阳楼
(3)烟雨楼
(4)鹳雀楼
(5)太白楼
(6)大观楼
(7)甲秀楼
(8)望江楼
(9)镇海楼
(10)八咏楼
10中国十大名寺
(1)白马寺
(2)灵隐寺
(3)少林寺
(4)寒山寺
(5)隆兴寺
(6)清净寺
(7)相国寺
(8)卧佛寺
(9)扎什伦布寺
(10)塔尔寺
11中国十大名窟
(1)云冈石窟
(2)莫高窟
(3)榆林窟
(4)龙门石窟
(5)麦积山石窟
(6)炳灵寺石窟
(7)响堂寺石窟
(8)克孜尔千佛洞
(9)巩县石窟寺
(10)柏孜克里千佛洞
12中国十大名茶
(1)祁红
(2)滇红
(3)西湖龙井茶
(4)屯绿
(5)碧螺春
(6)铁观音茶
(7)武夷岩茶
(8)白毫银针茶
(9)茉莉花茶
(10)普洱茶
13中国十大名花
(1)傲霜斗雪的梅花……花魁
(2)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中之王
(3)高风亮节的菊花……千姿百态
(4)花之君子的兰花……天下第一香
(5)花中皇后的月季……艳丽奔放
(6)花中西施的杜鹃……秀色可餐
(7)富丽堂皇的山茶……花中珍品
(8)水中芙蓉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9)十里飘香的桂花……秋风送爽
(10)凌波仙子的水仙……南国花王
14中国十大名画(以拍卖价排列)
(1)《十咏图》(国画),北宋张先,万元人民币
(2)《秋猎图》(国画),元朝宫廷画师,万美元
(3)《和平万年》(国画),当代王林旭,万元人民币
(4)《丽人行》(国画),现代傅抱石,万元人民币
(5)《幽谷图》(国画),现代张大千,万元港币
(6)《墨荷》(国画),现代张大千,万元人民币
(7)《良宵》(国画),当代刘宇一,万元港币
(8)《青城山》(国画),现代张大千,万元美元
(9)《春风酒盏图》(国画),现代唐寅,72万美元
(10)《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当代刘春华,万元人民币
15中国十大古曲
(1)高山流水
(2)广陵散
(3)平沙燕落
(4)梅花三弄
(5)十面埋伏
(6)夕阳箫鼓
(7)渔樵问答
(8)胡笳十八拍
(9)汉宫秋月
(10)阳春白雪
16中国古代十大兵法
(1)《孙子兵法》
(2)《孙膑兵法》
(3)《吴子》
(4)《六韬》
(5)《尉缭子》
(6)《司马法》
(7)《太白阴经》
(8)《虎铃经》
(9)《纪效新书》
(10)《练兵实纪》
17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1)《救风尘》(杂剧)──元代关汉卿
(2)《西厢记》(杂剧)──元代王实甫
(3)《看钱奴》(杂剧)──元代郑廷
(4)《墙头马上》(杂剧)──元代白朴
(5)《李逵负荆》(杂剧)──元代康进
(6)《绿牡丹》(传奇)──,明代吴炳
(7)《幽闺记》(传奇)──元代施君美根据《拜月亭》改编
(8)《中山狼》(杂剧)──明代康海
(9)《玉簪记》(传奇)──明朝高濂
(10)《风筝误》(传奇)──清代李渔
18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1)《窦娥冤》(杂剧)──又名《六月雪》元代关汉卿
(2)《赵氏孤儿》(杂剧)──元代纪君祥
(3)《精忠报国》(传奇)──明代冯梦龙
(4)《桃花扇》(传奇)──清代孔尚任
(5)《汉宫秋》(杂剧)──元代马致远
(6)《琵琶记》(南戏)──元末高则诚
(7)《娇红记》(杂剧)──元末明初刘东生
(8)《长生殿》(传奇)──清代洪升
(9)《雷峰塔》(传奇)──清代方成培
(10)《清忠谱》(传奇)──清代李玉
19中国古籍十次厄运
(1)秦始皇焚书坑儒
(2)项羽纵火攻秦宫
(3)汉王莽焚典籍
(4)董卓发乱燔荡洛阳
(5)刘石乱华洛阳再燔
(6)梁元帝悉焚天府书
(7)安史叛乱掠长安
(8)靖康之乱,金人劫典籍
(9)清帝大兴文字狱
(10)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20中国十大图书馆
(1)北京图书馆
(2)上海图书馆
(3)南京图书馆
(4)科学图书馆(北京)
(5)北京大学图书馆
(6)重庆图书馆
(7)山东省图书馆
(8)四川省图书馆
(9)天津人民图书馆
(10)中山图书馆(广州)
21中国十大温泉
(1)阿尔山温泉
(2)汤岗子温泉
(3)华清池温泉
(4)汤山温泉
(5)南温泉北温泉
(6)安宁温泉
(7)从化温泉
(8)朱砂温泉
(9)紫云峰温泉
(10)赤城温泉
22中国十大奇泉
(1)喊泉
(2)五味泉
(3)甘酸泉
(4)间歇泉
(5)雌雄泉
(6)红饭泉
(7)鱼泉
(8)乳泉
(9)兰泉
(10)珍珠泉
23中国十大洞天
(1)王屋山洞
(2)委羽山洞
(3)西城山洞
(4)西玄山洞
(5)赤诚山洞
(6)青城山洞
(7)罗浮山洞
(8)林屋山洞
(9)句曲山洞
(10)括苍山洞
24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1)四川的峨眉山
(2)河南信阳的鸡公山
(3)浙江德清的莫干山
(4)江西省的庐山
(5)山东青岛的崂山
(6)新疆境内的天山
(7)福建的武夷山
(8)山西的五台山
(9)湖北的武当山
(10)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5中国十大名树
(1)轩辕柏
(2)凤凰松
(3)迎客松
(4)二将军柏
(5)阿里山神木
(6)帝王树
(7)章台古梅
(8)玉峰寺山茶
(9)天马河古榕
(10)圣水寺汉桂
26中国十大钓鱼台
(1)姜太公钓鱼台
(2)庄子钓鱼台
(3)秦始皇钓鱼台
(4)韩信钓鱼台
(5)孙权钓鱼台
(6)李白钓鱼台
(7)瘦西湖钓鱼台
(8)北京钓鱼台
(9)桐庐钓鱼台
(10)闽侯钓鱼台
27中国十大观日处
(1)秦山观日处
(2)华山观日处
(3)黄山观日处
(4)庐山观日处
(5)峨眉山观日处
(6)蓬莱阁观日处
(7)北戴河观日处
(8)鼓浪屿观日处
(9)洪济山观日处
(10)章丘岗日亭
28中国十个“天下第一泉”
(1)北京玉泉……天下第一泉
(2)山东济南趵突泉……天下第一泉
(3)江西庐山谷帘泉……天下第一泉
(4)江苏镇江冷泉……天下第一冷泉
(5)云南安宁温泉……天下第一温泉
(6)山东营县卧龙泉……天下第一泉
(7)四川重庆北温泉……天下第一泉
(8)西藏昂仁泉……天下第一间歇喷泉
(9)西藏藏北泉……天下第一冰泉
(10)湖南衡山水帘泉……天下第一泉
29中国名胜中的十个“天下第一”
(1)天下第一山:位安徽省南部的黄山
(2)天下第一峰:浙江省缙云仙都风景区的鼎湖峰
(3)天下第一关: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是我国万里长城的起点,。
(4)天下第一刹:河南省少林寺,为我国佛教禅宗发祥地,
(5)天下第一江山:江苏省镇江市的北固山,在北峰山壁上有前梁武帝书写“天下第一江山”几个大字,至今多年。
(6)天下第一洞:湖南省冷水江市波月洞。
(7)天下第一洞天:河南省济源王屋山,山径险峻,宫观宇宙,星罗棋布,被到家推崇为“天下第一洞天”。
(8)天下第一寺:河南省洛阳白马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为佛家传入中原所建的第一座寺院。
(9)天下第一佛:四川用永乐大佛,建于唐朝,高71米,依山临水,气势雄伟,为世界最大的一座佛像。
(10)天下第一石窟:甘肃的敦煌石窟,举世闻名现存洞岩个窟内佛像名尊,壁画多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30十个“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语言的三要素:语言、词汇、语法
(3)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4)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5)成才的三要素:本领、勤奋、机会
(6)字音的三要素:声、韵、调
(7)国画的三要素:绘画、书法、印章
(8)色彩的三要素:色彩、色度、纯度
(9)素描的三要素:亮度、灰面、暗面
(10)现代生产三要素:资本、劳动、信息
31中国十大富裕村
(1)天津市靖海区大邱村
(2)上海市马桥乡旗忠村
(3)浙江省萧山市瓜汤镇航民村
(4)辽宁省大连市辛寨子镇华鑫村
(5)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
(6)山东省牟平市海镇牟里村
(7)江苏省无锡市郊区扬名乡金星村
(8)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水宁村
(9)江苏省锡山市前洲镇西塘村
(10)山东省牟平市宁海镇西关村
32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1)万里长城
(2)桂林山水
(3)杭州西湖
(4)北京故宫
(5)苏州园林
(6)安徽黄山
(7)长江三峡
(8)台湾日月潭
(9)承德避暑山庄
(10)秦始皇兵马俑
33中国十大旅游风景区
(1)长江三峡风景区
(2)桂林漓江风景区
(3)黄山风景区
(4)庐山风景区
(5)杭州西湖风景区
(6)峨眉山风景区
(7)黄果树瀑布风景区
(8)秦山风景区
(9)秦皇岛北戴河风景区
(10)华山风景区
34中国十大人文旅游景观
(1)八达岭长城
(2)乐山大佛
(3)苏州园林
(4)北京故宫
(5)敦煌莫高窟
(6)曲阜三孔
(7)颐和园
(8)明朝十三陵
(9)南京中山陵
(10)避暑山庄──外八庙
35中国十大景观旅游胜地
(1)九寨沟黄龙寺风景区
(2)桐庐瑶琳仙境风景区
(3)织金洞风景区
(4)巫山小三峡风景区
(5)井冈山风景区
(6)蜀南竹海风景区
(7)大东湾──牙龙湾风景区
(8)武陵源风景区
(9)五大连池风景区
(10)黄果树瀑布风景区
36中国十大人文景观旅游胜地
(1)秦始皇及兵马俑博物馆
(2)自贡恐龙博物馆
(3)黄鹤楼
(4)北京大观园
(5)山海关老龙头长城
(6)成吉思汗陵
(7)珠海圆明新园
(8)深圳锦绣中华
(9)夫子庙及秦淮河风光带
(10)葛洲坝
37中国春赏桃花十大胜地
(1)桃花源:湖南桃源县西南
(2)西湖:杭州
(3)石马:广州白云区新市镇石马村
(4)龙华:上海市西南的龙华镇
(5)安宁:兰州市郊的安宁桃园
(6)天台山:浙江天台山县北
(7)三村:江西南昌市潮王洲上的三村桃花园
(8)骆驼山:广西桂林市七星公园内
(9)龙泉驿区:四川成都市东门外
(10)庐山:江西庐山花径
38中国卖价最高的十件瓷器(以港币为单位)
(1)唐三彩万元
(2)南宋官窑笔洗万元
(3)明代洪武釉里红牡丹菊纹碗万元
(4)明代洪武釉里红牡丹纹玉壶春瓶万元
(5)清雍正官窑粉瓷碗万元
(6)明永乐青花寿桃大碗万元
(7)清雍正粉彩菊花纹瓶万元
(8)明永乐青花龙纹罐万元
(9)明洪武釉里红菊花纹大瓶万元
(10)明宣德青花龙纹水洗万元
39中国考古十大发现
(1)河姆渡新石器文化
(2)殷墟妇好墓铜器和小屯南地甲骨文
(3)周原西周建筑基址和铜器窑藏
(4)侯马盟书
(5)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6)曾侯乙墓礼乐器
(7)秦陵兵马俑
(8)睡虎地秦简
(9)银雀山汉简
(10)马王堆汉墓帛书
40中国地理十之最
(1)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2)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3)最大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
(4)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5)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6)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7)最长的峡谷:长江三峡
(8)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9)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10)最深的峡谷:虎跳谷
41中国水系十之最
(1)最长的河流:长江
(2)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
(3)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4)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5)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6)最大的内海:渤海
(7)最著名的江潮:钱塘江大潮
(8)最长的人造天河:红旗渠
(9)最大的天然水洞:本溪水洞
(10)最深的湖泊:白头山天池
42世界十大人工运河
(1)中国-京杭大运河:长公里,公元完成
(2)美国-伊利运河:长公里,公元完成
(3)法国-莱茵──马恩运河:长公里,公元完成
(4)美国、加拿大-圣劳伦斯海道:长公里,公元完成
(5)埃及-苏伊士运河:长.5公里,公元完成
(6)比利时-阿尔伯特运河:长公里,公元完成
(7)苏联-伏尔加──顿河运河:长公里,公元完成
(8)德国-基尔运河:长98.7公里,公元完成
(9)瑞典-约塔运河:长88公里,公元完成
(10)巴拿马-巴拿马运河:长81.3公里,公元完成
43世界十大铁路隧道
(1)日本本州与北海道的青幽海底隧道:长53.85公里,年建成
(2)日本上越新干线上的大清水隧道:长22.公里,年建成
(3)日本山阳新干线上的新关门海底隧道:长18.7公里,年建成
(4)意大利亚宁隧道:长公里,年建成
(5)日本山阳新干线上的六甲隧道:长16.25公里,年建成
(6)日本上越新干线上的榛名隧道:长公里,年建成
(7)瑞士、意大利边境上穿过阿尔卑斯山的圣哥达隧道:长14.98公里,年建成
(8)日本上越新干线上的中山隧道:长14.9公里,年建成
(9)瑞士列奇保隧道:长14.6公里,年建成
(10)中国大瑶山隧道:长公里,年建成
44世界十大避寒胜地
(1)佛得角群岛(大洋洲)
(2)风向群岛(多米尼亚)
(3)巴巴多斯(西印度群岛)
(4)尼加拉瓜(拉丁美洲)
(5)巴基斯坦(亚洲)
(6)沙巴(马来西亚)
(7)沙劳越(马来西亚)
(8)苏里南(拉丁美洲)
(9)多哥(非洲)
(10)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大洋洲)
45古今中外20部名著
(1)《伊利亚特》荷马
(2)《历史》希罗多德
(3)《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西第底斯
(4)《茶花女》小仲马
(5)《对话录》柏拉图
(6)《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7)《埃涅阿斯记》维吉尔
(8)《希腊罗马英雄史》普鲁塔克
(9)《8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徐焰
(10)《四世同堂》老舍
(11)《神曲》但丁
(12)《坎特伯雷故事集》乔叟
(13)《乌托邦》托马斯.莫尔
(14)《君王论》马基雅维利
(15)《巨人传》拉伯雷
(16)《唐.吉柯德》塞万提斯
(17)《箴言集》拉.洛希福考
(18)《失乐园》米尔顿
(19)《天路历程》约翰.班场
(20)《一千零一夜》民众
非商业性分享转载,整理自网络,侵删。
Ⅰ什么是禅一、广义的禅(一)禅宗大师论禅慧皎:“禅也者妙万物而为高,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情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二)佛学文献论禅《佛学大辞典》:禅(术语)禅那之略。译曰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等。新译曰静虑。属于色界之心地定法也。今于欲界人中发得之,谓之修得。生于色界而发之,谓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则名为思惟修。成就之之心体,即为寂静,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故名静虑。弃恶,功德丛林之名,以其结果之功能而名之者,是亦一种定心之法,故虽时翻为定,而定之梵名,为三昧或三摩地,总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也。又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而其体为涅盘之妙心,非谓色界所属之禅。见禅定条。智度论十七曰:‘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禅,秦言思惟修。’法界次第曰:‘禅是西土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云弃恶,或翻功德丛林,或翻思惟修。’大乘义章十三曰:‘禅定者别名不同。略有七种:一名为禅,二名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慧苑音义上曰:‘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也。旧翻为思惟修者,略也。’禅法(术语)有二种:一曰如来禅。一曰祖师禅。如来禅者,经论所说,秦罗什初传之,至天台而极详悉。祖师禅者,经论之外,祖祖自心印心,魏达摩初传之。佛于灵山会上拈一枝莲华示四众,百万人天不能解其意,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而领佛旨。佛言我付汝以涅盘之妙心。是如来禅之宗源也。故称为佛心宗。常言禅法者,指此佛心宗之禅。1、总说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通称禅定。禅定者,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为“思维修”,新译曰:静虑。思维修者,为思维所对之境,而研习之意也。静虑者,为心体寂静而能审虑之意也。定为梵语三昧之译,为心定止于一境,而离散动之意。即一心考物曰禅,一境静念曰定。故禅名宽,指一切息虑凝心言,定名狭,为定之一分也。盖禅那思维审虑,自具定止寂静之意,故得名定。三昧无思维审虑之意,不得名禅。总别合称,则曰禅定。而禅定皆为是心之德,此心之德非欲界所属之心德,乃属于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浅深,曰四禅四定。此四禅四定世间法,则佛法外道凡夫圣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萨阿罗汉证得之诸无漏诸定,为出世间法,不具三界所属之心体者。故得禅则必离欲界之烦恼,得定则必断色界之烦恼,得无漏诸定,则必绝无色界之烦恼也。而禅者非但为诸定之根本,且依此而发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且依有审虑之用。观念真理,必依此禅。是故禅为学道之至要者也。2、根本四禅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今先明四禅也。此四禅法,各有方便中间,今但论色界正定,不取方便中间,故名根本四禅。(一)初禅初禅者,行人先须趺坐调息,从粗住细住,阶欲界定。次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是为未到地定。此定能生初禅,即是初禅方便,亦名未来禅。得此相已,初勿惊恐,亦勿欢喜(惊喜皆能招魔),勿向人说(说则永失不可复得,譬如种树,不可露根)。若于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定心不坏,守护增长。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如是十种胜妙功德庄严动法,此则略说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乃至一年,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然亦无定前后)。故名初禅。言余触者,即前动触为一,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沈,七坚,八软。此八与前八虽同,而细分别,不无小异。此十六触,随一发时,悉有十种善法功德眷属。行者因未到地,发如是等诸触功德善法,故名初禅初发。并是色界清净四大,依欲界身中而发。从此舍离欲界五欲五盖(五欲者: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得初禅五支功德(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A、觉支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觉支。B、观支细心分别名观。谓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观支。C、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护得初禅,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则欢喜无量,故名喜支。D、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初禅时,乃即有乐,但分别喜,动涌心息,则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快,故名乐支。E、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为一心。谓行者初证禅时,乃即着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心,故有微细之散,若喜乐息,自然心与定一,故名一心支。若在人中坐禅,得此根本初禅,不失不退,则命终已,随初禅力深浅,必生梵众等之天中,是初禅天因也。(二)二禅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A、内净支心无觉观之浑浊,故名内净。谓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静,心与静色法相应,豁尔明静,故名内净支。B、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得内静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之喜,欢喜无量,故名喜支。C、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喜涌之情既息,则怡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故名乐支。D、一心支心与定一,谓之一心。谓行者喜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故名一心支。名为根本二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光等之天中,是为二禅天因也。(三)三禅次三禅者,若于二禅定,厌离喜相,入中间禅。从未到地,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A、舍支离喜不悔名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诃责二禅之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为舍,亦名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着,心着则禅坏,故须行舍。B、念支念名爱念。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养,则乐得增长,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爱念将养,故名念支。C、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也。D、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安快。三禅为最乐,若离三禅,则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E、一心支心与定一,名曰一心。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为一,澄渟不动也。名为根本三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净等之天中,是为三禅天因也。(四)四禅次四禅者,若于第三禅定,厌离乐法,深见过患,入中间禅。心无散动,得未到地,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隐,出入息断,具足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清净,四一心)。A、不苦不乐支不苦不乐,中庸之心也。谓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B、舍支离乐不悔名舍。谓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证四禅不动定时,不应取定起动念心,若心行舍,则无动念之乖也。C、念清净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复念自己功德,方便将养,令不退失,进入胜品,故名为念。亦云:是四禅中,有不动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D、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一心支。谓行者既得四禅之定,复用舍念将护,则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名为根本四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福生等三天中,是为四禅天因也。3、四无量心四无量心,亦名四等,谓慈、悲、喜、舍也。有凡夫人,虽得四禅,以乐高胜,求作梵王,更修四无量心。①慈无量心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②悲无量心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③喜无量心欲念众生,从乐得欢喜。④舍无量心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由善修此四无量定成就,命终得为四禅天王。4、四无色定(1)空处定行人得第四禅已,深思色法过罪,作意灭除一切色法,一心缘空,念空不舍,即色定谢而空定未发,亦有中间禅。尔时勤加精进,一心念空不舍,则其心泯然任运,自住空缘,亦名未到地相。于后豁然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益受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虽缘无边虚空,心无分散,既无色缚,心识澄静,无碍自在,如笼破鸟出,飞腾自在,是名证虚空定。证此定已,不失不退,命终必生空无边处,但有受想行识四阴,无色阴也。(2)识处定行人得空定已,诃责空处多诸过失,便舍空处,一切系缘现在心识,念念不离,未来过去,亦复如是。常念于识,欲得与识相应,加功专注,不计旬月。一心缘识,而无异念,空念即谢,识定未生,名中间定。即便泯然任运,自住识缘,名未到地。此后豁然,与识相应,心定不动。而于定中,不见余事,唯见心识,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识虑广阔,无量无边,识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定安隐,清净寂静。证此不失,命后必生识无边处,亦有四阴也。(3)无所有处定亦名不用处定。行人得识定已,诃责识处过患,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于中心不忧悔,专精不懈,一心内净。空无所有,不见诸法,寂然安隐,心无动摇,此为证无所有定相。入此定时,怡然寂绝,诸想不起,尚不见心相,何况余法。无所分别,即是无所处定。证此不失,命后必生无所有处,亦有四阴也。(4)非想非非想处定行人得无所有定已,深诃责无所有处过罪,即舍无所有处,观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一心专精,加功不已,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盘相。是定微妙,三界中极,如步屈虫,行至树表,更无可进。证此不失,命后必生非非想处,仍有细微四阴也。5、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六妙门法界次第云:‘妙名涅盘,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盘,故名六妙门。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盖欲界众生,心多驰动,粗散难摄,故须数息,制其散乱,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初门也。随息门随息者,细心依随息之出入,住而不散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数息,心暂得住,而禅定未发,苦犹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须舍数修随。心随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悉皆知之,心安明净。禅定自发,故以随为门也。止门止者,摄心静虑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随息,心安明静,而定犹末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苟欲澄净安隐,莫若于止。故次舍随修止,凝心寂虑,禅定自发,故以止为门也。观门观者分别观察之心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心住定,则有味着之失。是故不着于止,起观分别,则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也。还门还者转心返照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观,分别观察,而真明未发。即当舍观修还,反照能观之心,念念皆不可得,不加功力,任运返本还源,故以还为门也。净门净者心无所依,不起妄想分别之垢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还,而真明犹未能发。即当舍还修净,净心成就,即发三乘圣道,故以净为门也。(三)广义禅在修正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夫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得一切佛法诸三昧门、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及诸解脱、大慈大悲、一切种智、五眼、六神通、……如是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生。何以故?三世十方无量诸佛,若欲说法度众生时,先入禅定。……一念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亦无中间,一时说法度众生,皆是禅波罗蜜功德所成,是故佛言:若不坐禅,平地颠坠。若欲断烦恼,先以定动,然后智拔。…………欲坐禅时,应先观身本,身本者,如来藏也,亦名自性清净心,是名真实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断不常,亦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住处,无愚无智,无缚无解,生死涅盘无一二,无前无后,无中间,从昔已来无名字,如是观察真身竟,次观身身,复观心身。……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亦知出世三乘圣道,制心禅智,无事不办。欲求佛道持净戒,专修禅观得神通,……问曰:《般若经》中佛自说言,……般若为前导,亦是三世诸佛母,汝今云何偏赞禅,不赞五波罗蜜?……定如净油智如炷,禅慧如大放光明,照物无二是般若,镫明本无差别照,睹者眼目明暗异,禅定道品及六度,般若一法无有二,觉道神通从禅发,随机化俗差别异。问曰:佛何经中说般若诸慧皆从禅定生?答曰:如禅定论中说,三乘一切智慧皆从禅生。《般若论》中,亦有此语,般若从禅生。……《胜定经》中说:若复有人,不须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不如一念思维入定。……何故不赞我等多闻智慧,独赞禅定?佛告诸论师:汝等心乱,假使多闻何所益也。……汝欲与禅定角力……无有是处。复次《毗婆论》中说:若有比丘,不肯坐禅,身不证法,散心读诵,讲说文字,辩说为能,不知,诈言知;不解,诈言解,……如是论师,死入地狱。……复次禅波罗密,有无量名字,为求佛道,修学甚深,微妙禅定,身心得证,断诸烦恼,得大神通,立大誓愿,度一切众生,是乃名字禅波罗密。……尔时禅定转名四无量心。……尔时禅定,转名四摄法。……尔时禅定及神通波罗蜜,转名一切种智。……尔时禅定,转名十八不共法。……尔时禅定,转名十号也。……尔时禅定,转名般若波罗蜜。……尔时禅波罗密,转名八背舍。……尔时禅波罗密,转名尸波罗密。……尔时禅定,转名羼提波罗蜜。……尔时禅定,转名精进毗梨耶波罗蜜。……尔时禅波罗蜜,转名九次第定。……尔时禅定,转名狮子奋迅三昧。……尔时禅定,转名超越三昧。……尔时禅波罗蜜,名八解脱。”二、禅门的禅(一)禅门即禅宗《佛教大辞典》:禅门(术语)达摩所传禅那之法门也。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佛心宗也。证道歌曰:“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禅宗(流派)以禅那为宗,故名。禅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初祖达摩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于禅那,故称为禅宗。所谓禅宗者,非三学六度之一分禅,于是而如来禅,祖师禅之称起。以经论所说,六度所摄之禅为如来禅,达摩所传之心印为祖师禅。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则与其谓为禅宗。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释尊在灵山会上拈华,迦叶破颜微笑,为第一祖。二十八传,至达摩。为东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无言之心印于无言也。慧可得其心印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师,慧能之禅,行于南地,故称南宗,神秀之化,盛于北地,故称北宗。而北宗不免如来禅之迹,南宗的得祖师禅之神髓。六祖慧能之下,生南岳青原两系。南岳传于马祖,青原传于石头。马祖之下独盛,转传而分沩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之五家。至宋朝,临济之下又附杨岐黄龙之二流。总是五家七宗。案禅宗之称,始于李唐。(二)禅门(宗)的禅1、来源:《缁门警训》:“菩提达摩祖师观此土之根缘,对一期之繁紊,而宣言曰不立文字,遗其执文滞逐也,直指人心,明其顿了无生也。其机峻,其理圆,故不免渐修之徒笃加讪谤。传禅法者自达摩为始焉,其下相继六代,横枝而出,不可胜纪。”2、禅门禅的真义:六祖慧能《敦煌本坛经》:“此法门中,坐禅亦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言不动。……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缘境触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令得见性。”3、禅门禅在修证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六祖坛经》:“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如此修行,定成佛道。……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你的星座与血型注定了你的爱情与命运!点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