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突访美国求援,爱国者有望来援

近日,俄乌战场僵持依旧,而在战场之外动静不小。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自冲突爆发以来首次出访,在北约的精心安排下突访美国,与拜登总统亲密无间地促膝晤谈,在美国国会声情并茂地发表演进,赢得掌声无数,当然此番表演无非是向背后大金主要钱要炮,好继续与俄罗斯硬刚到底。

至于此次访美的成果尚需时间检验,不过至少通过近来外媒的风声,美国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其期盼已久的“爱国者”防空导弹,以遏制俄军一波接一波的“导弹流星雨”。

那么,“爱国者”导弹相比此前西方提供的防空系统有何优势?乌军要熟练掌握要克服哪些困难?俄军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将略作解析。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访美国,在国会发表演讲,博得热烈喝彩。

更大更强的保护伞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防空导弹一直是西方援助的主要武器类型,而且呈现出逐步升级的态势,从战争初期的以“毒刺”为代表的单兵近程防空导弹,到最近几个月来提供的以NASAMS为代表的中近程防空系统,而“爱国者”防空导弹在性能和威力上相比之前援助的导弹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由美国挪威联合研制的NASAMS防空导弹实际上就是陆基版本的AIM-空空导弹。

“爱国者”防空导弹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为替换“霍克”防空导弹而开发的远程防空导弹,经过近20年的研发于年列装服役,至今已发展出多种型号。

“爱国者”导弹的早期型号仅具备拦截飞机的能力,在80年代中期开发的PAC-1型增加了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之后的PAC-2型通过改进雷达算法和升级导弹性能,增强了反导能力,并在海湾战争中一战成名,而在21世纪初服役的PAC-型采用新型动能拦截弹,进一步提升反导能力,目前是美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中负责末端中低层反导的主力装备。

从目前乌克兰战场的形势看,美军最有可能提供PAC-2型,但也不排除援助PAC-型的可能。

■每辆“爱国者”PAC-2型防空导弹发射车可搭载4枚导弹,发射间隔为到4秒,破片战斗部杀伤效果极佳。

“爱国者”PAC-2型导弹长5.18米、弹径毫米、重千克,配有双波段导引头和破片战斗部,最大速度4.1马赫,最大射程达千米,最大射高25千米,主要用于拦截来袭弹道导弹和战机,对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也具备一定拦截能力。

“爱国者”PAC-型导弹长5.2米、弹径毫米、重20千克,配有双波段导引头和直接碰撞动能战斗部,最大速度4.1马赫,最大射程达0~60千米,最大射高15千米,针对弹道导弹具有更高的命中率和拦截效率,而且由于导弹尺寸缩小,一个发射单元的载弹数量由PAC-2型的4枚增加到16枚,火力密度大幅提高。

■“爱国者”PAC-2防空导弹主要用于拦截战机、直升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等目标,是目前美军地面远程防空的利器。

“爱国者”防空系统通常以连为单位进行部署,每个连设有连指挥部、1个火控排、1个发射排和1个维修保障排,其中火控排配有一部AN/MPQ-5单脉冲多功能相控阵雷达(PAC-型导弹配用最新的AN/MPQ-65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千米,可同时探测个目标,能够引导8枚导弹同时攻击~5个目标。

AN/MSQ-作战指挥中心在OE-49甚高频天线帮助下将目标信息分发至火力单元,协调各单位与目标交战。

EPP-供电车带有2台千瓦柴油发电机,主要为雷达和作战指挥中心供电,每次加满油可工作8小时。

发射排辖4个发射班,每班操纵2辆发射车,每车搭载4~16枚导弹,全连共有8辆发射车,导弹总数在2~枚,发射间隔~4秒。

■“爱国者”PAC-型防空导弹射程约0~60千米,作战时动能战斗部直接与目标碰撞,技术难度很高,主要用于拦截弹道导弹。

值得一提的是,“爱国者”防空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一旦部署完成作战指挥中心是唯一需要有人操纵的设备(一名指挥官和2名操纵手),而全连员额约90人。

■“爱国者”防空系统的作战指挥中心内景,只需三人操纵。

好用与能用的距离

此前西方援助的防空导弹,射程少则5千米,多则40千米,而“爱国者”防空导弹的射程高达到千米,这意味着防空系统的覆盖范围将成倍增加,可以为更多的乌克兰领土和重要目标提供保护,可与NAMSAM防空导弹、“毒刺”防空导弹、“猎豹”自行高炮等多型防空系统组成远、中、近三层防护体系,从而撑起多层次的防空保护伞。

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之前的防空导弹,“爱国者”导弹在反导能力上有着非常突出的性能优势,对于应对目前俄军以巡航导弹为主的远程袭击具有非常重要的战术价值,此外对于战术弹道导弹、战术飞机、直升机及大型无人机都会构成相当大的威胁。

总之,乌军一旦获得“爱国者”导弹将使其本土防空系统的作战效率获得质的提升,将有效遏制俄军的空袭。

■“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核心设备AN/MPQ-5单脉冲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不过,上述效果的实现需要有三个前提条件:

首先,需要有足够的数量,毕竟乌克兰的国土面积较一般欧洲国家更大,需要保护的范围也更大;

其次,情报支持和后勤保障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最后,乌克兰军人能够熟练掌握“爱国者”系统的操作。

第一个条件目前还是未知数,最终援助数量有赖于美国的态度和俄罗斯的反应;

第二个条件取决于北约的支持力度,从俄乌冲突以来北约的表现看,相比直接参战,北约在提供情报支援和后勤保障方面要更加积极;

第三个条件恐怕是最难满足的,因为“爱国者”防空导弹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但这类精密武器只有在高素质人员的熟练操作下才可能发挥出最大威力,而乌军可能不缺炮灰,但技术兵肯定是稀缺的。

■乌克兰防空部队的操纵手,目前这类技术人才在乌军中属于稀缺资源。

首先,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军的防空武器阵地始终是俄军精确打击的重点目标,经过10个月的消耗,乌军原有的苏式防空系统基本已经消耗殆尽,受过良好训练的防空武器操纵人员也伤亡颇多,能够凑满足够的人手配齐“爱国者”导弹部队的编制很有疑问。

其次,就算这些乌军人员尚存,他们即将接手的武器与原有的苏式武器截然不同,几乎需要从头学习,当年美国初次列装“爱国者”尚需三年时间才形成初始战斗力,即便得到美军的大力指导,乌军至少也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才真正具备作战能力。

■考虑到“爱国者”防空导弹的特性,美军援助乌克兰的“爱国者”防空导弹数量不会很多,主要用途是帮乌克兰提高重点城市的防空能力。

最后,乌军短期内同时接受的防空导弹型号繁多、功能不一,对整个体系内的数据共享能力、人员熟练程度、系统兼容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恐怕也是当前乌克兰军队难以解决的。

最大的可能是乌军会选拔精英人员到国外受训,突击训练几个月后直接上战场。当然,如果美国乃至北约送弹又送人,派人直接操纵,那上述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但要冒与俄罗斯正面冲突的政治风险。

■俄空天军携带空射巡航导弹的图-95战略轰炸机,“爱国者”导弹的登场将削弱俄军的远程打击效果。

以“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性能而言,如果乌军获得这种武器,那无疑将对俄军目前在远程空中打击上的优势形成严峻挑战,这是俄罗斯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对于美国援助“爱国者”的举动给予强硬回应。

对于俄军而言,要应对“爱国者”防空系统最佳的策略就是早发现早打击,在其达到足够的数量和与其他防空系统形成组网优势前,就对其进行先期攻击,这就意味着俄军必须有效提高情报收集与战场侦察能力。

在打击手段上,俄军可以通过密集发射巡航导弹实施饱和攻击,压垮数量较少的“爱国者”防空系统,也可以选择自杀式无人机实施蜂群攻击,对“爱国者”防空阵地实施洗地,毕竟“爱国者”对付低小慢无人机与很多高端防空系统一样无力。

■伊朗沙赫德-16自杀式无人机的集群攻击可能是俄军克制“爱国者”的有效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即便美国兑现承诺,将“爱国者”防空系统援助给乌克兰,它仍然要与中近程防空系统搭配使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同时也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磨合训练,轻易投入使用反而得不偿失。

对于俄军而言,“爱国者”的登场将带来新的变数,将削弱其空中打击的效果,只能进一步完善战场信息化能力,及早摸清和锁定乌军“爱国者”系统的动向和位置,进行有的放矢的压制,才可能避免被动局面的出现。

泽连斯基在美国国会演讲中特别提到:“如果你们的‘爱国者’阻止了俄罗斯对我们城市的恐怖袭击,就会让乌克兰爱国者全力以赴地捍卫我们的自由!”显而易见,“爱国者”导弹已经被乌克兰人视为又一款“护国神器”,至于效力究竟如何,还是让未来给出答案吧。

■泽连斯基在美国国会演讲时特别提及了“爱国者”,期盼之切可见一斑。

#泽连斯基访美获爱国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etiansc.com/zyjr/16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