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说遇武丁是必然的.......
武丁的父亲小乙④是盘庚②幼弟,按商朝的传位制度,兄弟相传,武丁原无继承王位资格,于是小乙把他的儿子武丁进行特别的培养,以期凭贤能才智继承王位。
还在小乙的哥哥小辛③在位的时候,小乙就安排童年的武丁⑤向甘盘⑥学习。武丁在甘盘那里学到了启蒙知识、基础理论知识、优秀的品德。少年时代则送出宫外,到民间体验稼穑⑦的艰难,锻炼意志毅力,学习实践经验,结交天下才能之士。
武丁先到商的旧都亳学习锻炼,三年以后已经学会了民间的所有的劳动技术,不能再有所提高。已经是青年的武丁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到天下最有才学的诸侯国去学习。在商的三千多个诸侯国中,最具博学盛名的是傅国。
大约在武丁之前多年,舜帝⑧命令自己的儿子到首都蒲洲⑨东一百多里的地方,寻找一座合适的山,测量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制定大山历法。以山头作为日月出入升落的坐标,将东西的两座山称为“博山”,以二者中央的山凹称为“天脐”,意思是“天地中央”。在中央山凹上选择一棵高大的树木,称为“扶桑木”或“博木”或“建木”,作为测量的侧杆。
“甫”下部分的“田”表示天下四方。下面的“寸”,是用手契刻太阳月亮在东西两侧运行时的测杆的影子轨迹。“傅”是测量制定天文历法的科学活动,是人类世界第一大观测发明活动。是中国四大发明以前的大发明。
该项观测活动的地点叫做“傅岩”,也称为“傅险”,根据清代著名的考证家阎若璩考证,在山西的平陆县。至今平陆县东北的高山上,仍留有刻着“傅岩”二字的一块石碑。该地山势险峻,道路艰难,故史书称“傅岩”为“傅险”。
傅岩下面的涧水叫“圣人涧”。每当大雪初霁,银白一片,壮观非常,有“傅岩霁雪”之美称。
从事太阳观测活动的人,把自己称为“傅氏”,历史学家称其为“妫姓傅氏”,以区别后来的狸姓傅氏。妫姓傅氏在傅岩建立了傅国,夏代被夏王远封东夷某地(今山东枣庄南50公里处),春秋时期被楚国所灭,存在了大约年。
妫姓傅国被夏王远封东夷之后,傅岩封给了狸姓的狸大由,并改称傅氏,建立了国家,历史学家称为“狸姓傅国”。继续从事天文历法、天干地支、版筑、预测、治国、粮食种植及其它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狸姓傅国从夏王封国到商末消失,大约存在了年。
商代把大山历法的测量过程小型化,制作成了日晷⑩。流行到了商王的首都以及各个诸侯国,成为各国祭祀天地的法器,也成为了博学的象征,成为了天下士大夫的身份的象征。傅国的博学多才的形象在所有诸侯国中广为流传。
武丁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治理国家的实践经验、结交天下才能之士,他能不去傅国吗?他一定去傅国,所以见到傅国国君傅说就是必然的。与博学的傅说成为好朋友也是必然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